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东城区:垃圾分类积分兑“扶贫土豆”

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9-12-16

  12月10日上午9时,在龙潭街道幸福社区居委会门前,近300位居民排起了长队,等待用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扶贫土豆”。

  2小时近300名居民排队换土豆

  “我7点半就来了!”排在队伍第一名的居民掏出手中的“排号票”。原定的兑换时间为9时30分开始,可是短短1个小时内,就有70多位居民已经排在了居委会门前,还不断有居民陆续赶来。为了维持秩序,居民们自制了“排号票”。

  当天上午8时30分,垃圾分类社区志愿者们将四大袋齐腰高的土豆运到了社区居委会,并将兑换时间提前到9时整开始。

  到了上午9时整,经过登记积分、兑换土豆,居民张女士不光领到了一小袋土豆,还兑换了购物券。张女士说:“以前,垃圾分类积分可以兑换些洗衣皂、洗衣粉,那些都是耐用品,兑换一次能用很久,兑的多了,家里的肥皂都快堆成山了,后来就懒得去兑了。这‘扶贫土豆’比超市里买的面,蒸着吃特别香,我们一家老小都爱吃。”

  据龙潭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卢秋云介绍,龙潭街道从2012年便开始推行垃圾分类。从刚开始的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不高,到后来推出积分兑换购物券,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卢秋云说:“居民只要能够规范地分出1斤以上的厨余垃圾,一天就能兑换2个积分。攒够50个积分可以兑换一张10块钱的购物券,能到附近的物美超市购物。”

  “垃圾分类+扶贫”模式在街道全覆盖

  今年,街道又将垃圾分类和对口支援精准扶贫相结合,定期前往东城对口支援的内蒙古化德县等贫困县,将当地滞销的土豆、莜面等特色农产品带回社区当做积分兑换的奖品。卢秋云说:“由于当地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农民种植出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很多只能烂在地里。”

  自从开始兑换“扶贫土豆”“扶贫莜面”“扶贫玉米”等特色农产品,仅一年时间,龙潭地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就提高到了40%以上。

  卢秋云说:“目前,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扶贫农产品’的方式已在街道全覆盖。下一步,我们将拓展可兑换、可回收垃圾的渠道与范围,并计划在可回收物的目录公布后,扩大可回收垃圾的回收范围,今后让目录中的一切可回收垃圾,全部有地方投放,且能够积分兑换奖品。”

  据了解,目前,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扶贫农产品”已经在我区包括龙潭街道、体育馆路街道等在内的十余个社区率先试点,明年这一创新做法将陆续向更多社区推广。

  (责任编辑:张东霞)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