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19-12-16每次外出前,7岁的杜杜(化名)都需要带上一块防走失腕表。这块手表,解决了杜杜家人的大难题,也将西城区残联的惠残服务延伸到了他家。作为2019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西城区残联联合区教委打造的温暖助学服务,半年内惠及近200名残疾学生。
辅具申购、康复申请、助学政策,是这半年对杜杜一家最为直观的三大帮助。杜杜家住什刹海街道,2018年被鉴定为中重度自闭症,一刻也离不开人。"一眼没盯住,好动的杜杜从窗户跑出去了三回,把家人都急坏了。"奶奶回忆道。2019年4月,在西城区培智学校开展的助学服务项目评估咨询会上,杜杜有了助学服务档案,他的康复、辅具、助学需求都先后得到了对接。"防走失腕表是通过辅具申购免费申领到的,现在领他出门有定位的帮助就没那么大负担了,而且能走进公园、博物馆,亲近自然享受阳光。"杜杜奶奶说,他们了解到一些适用于杜杜的惠残政策,增强了全家人的信心。"上学这半年多,杜杜能与人交流了,会使筷子,通过专业老师在社区或街道的送教指导,全家人康复知识都提升了,对杜杜也有帮助。"参加街道举办的残障青少年家庭支持项目中,奶奶收到了杜杜送的鲜花,听着杜杜熟练背诵的唐诗,奶奶一再说起对杜杜的期望:"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不是国家的负担。"
据西城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西城区残联联合区教委打造的温暖助学服务是残联2019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自2019年4月起落地生根。半年多来,助学服务项目为全区各学龄段残疾学生实现融合教育,在康复、辅具适配、无障碍改造等系列政策支持下提供保障服务与专项资源。西城区残联采用上门、集中及分散助学等多种服务方式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充分了解残疾学生需求,精准评估,落实各项需求。
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全区共有181名残疾学生接受了评估服务,其中11人享受康复服务,76人享受辅具服务,20人享受扶残助学政策,11人享受两项补贴政策,1人享受非教辅类试点服务。
温暖助学服务项目,让西城区残联整合平台优势后将惠残服务延伸到了百姓家中。很多残疾人或家长,不清楚他们能匹配、享受哪些相关政策和政策福利,通过上门宣传、评估、对接、联动,帮助残疾学生与家长了解服务内容。在北京启喑实验学校和北京市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西城区残联联合区教委开展了"温暖助学"残疾学生助学服务项目评估咨询会,为残疾学生建立个性化助学服务档案,按照现行惠残服务政策,辅助残疾学生申请康复服务、辅助器具申购、家庭无障碍改造,并结合残疾学生个性化需求,开展校园融合、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和家长培训等助学服务。该负责人说,"通过街道、社区的服务窗口及相关支持计划,通过专家讲座等渠道,对接残疾学生的诉求,再通过平台资源以及政策,予以满足。2020年西城区残联将在2019年的基础上,将助学服务的覆盖面拓展,让更多学生享受惠残政策的保护与关爱。"
(责任编辑:姚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