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房山:多肉萌萌君装点新生活

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19-12-20

  一株花、一枝草都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家园,在桌子上放一盆多肉,似乎整个人都元气满满了。长相萌萌的“多肉君”吸引了不少花友们的注意,丰满的“身姿”更是成为了不少少女的心头之好。可是好多朋友都无法很好的养活它们,所以都想制作一盆不用浇水的多肉。12月19日,房山区拱辰街道嘉州水郡北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居民制作不用浇水、晒太阳也能活的多肉植物。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的色彩,用手和简单的工具,塑造成各种形象。小时候庙会等场合卖的小泥人就是面塑作品的一种。本次活动由社区的居民自己动手制作面塑作品,诚邀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潘老师来传授大家面塑的制作技巧,吸引了40名居民参与活动。

  活动开始前潘老师拿出已经做好的“多肉”成品展示给大家看,“太真实了”、“做的像真的植物一样”,居民们不由自主的发出惊叹声。活动中,潘老师向大家详细讲解了面塑的形态、色彩的特点和艺术价值。随后,居民们在潘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听讲跟着步骤,运用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技法制作“多肉”。

  通过潘老师认真仔细的教学,大家一步步跟着老师的指导认真仔细的揉捏着,不一会儿一朵朵“多肉”叶瓣就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自己手中,面塑是一个手、眼、脑并用的过程,这种手、眼、脑并用的过程会促使手部肌肉群逐渐发展成熟,手、眼、脑逐渐协调一致,过程中手工制作的成就感不言而喻,大家的脸上流露出开心灿烂的笑容,心里也情不自禁的乐开了花。

  此次非遗手工制作活动不仅能让大家提高动手能力还能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既锻炼了居民们的脑和手的动作协调性,也让大家近距离的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对面塑的制作和工艺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面塑的趣味性和观赏性也使得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宣传非遗面塑文化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生活的调调由此而发,何乐而不为!

  (责任编辑:刘思雨)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