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0-01-022019年12月27日上午,焕然一新的雨儿胡同30号院,一场"饺子宴迎回老街坊、福祥人共话新生活"的活动火热展开。这是"共生院"改造完成后开展的首场活动,活动邀请南锣鼓巷地区腾退外迁的16户居民与留住的20余户居民共话邻里情。
"雨儿人家"迎来老街坊
当天上午9时30分,原来曾住在雨儿胡同30号院的居民李淑兰回到故地,"哇!这么宽敞啊!改造后老北京味儿更浓了!"李淑兰被眼前面貌一新的院落"惊艳"了。
为迎接老街坊,留住居民特意包了饺子。等待煮饺子的工夫,留住居民崇宝才带着李淑兰在院里转转看看。如今的雨儿胡同30号院已变身为"共生院",也有了个全新的名字"雨儿人家"。
雨儿胡同30号院原本住着14户居民,经过居民自愿申请式腾退方式,有12户居民选择外迁,有2户居民选择留下。院落在改造过程中,本着优先改善留住居民生活条件,利用腾退房屋改建厨卫浴设施,解决院落居民厨卫需求,并试点打造"共生院"。
5大功能区注入新活力
随着雨儿胡同30号院"共生院"改造完成,涵盖槐香客厅、议商暖阁、值年小站、文馨书馆、琢玉学堂5大功能区的"共生院"诞生了,由第三方社会组织负责运营。
第三方社会组织北京通合行业建设参事服务中心业务总监黄小娟介绍,槐香客厅是一个为胡同居民提供聚会的场所,老街坊们可以在这里做饭、唠家常,拉近邻里间关系;议商暖阁作为居民议事协商的场所,为调解邻里矛盾搭建了平台;值年小站像是一个"修理铺",里面的工具都是居民自己拿来的,哪位居民需要工具了,就过来取用,还会定期提供义务理发服务;文馨书馆则是一个共享空间,可以看书、办公,还会开展青少年活动、亲子互动体验营等活动;琢玉学堂里展示着胡同修缮整治的历程与成果,同时通过举办培训活动,促进大家学习交流。
线上预约系统2月上线
院里靠近大门的廊架上挂着大红灯笼,各屋的窗户上都贴上了精致漂亮的"福"字窗花,老街坊们围坐在槐香客厅里,唠着家常,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崇宝才感叹地说:"这场景,就像过年似的。以前一家3口挤在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里,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更别提会客厅了。如今,厨卫浴设施齐全,还有这样一个公共客厅,咱们老街坊有聚会的好地方了。"
福祥社区党委书记李德青表示,这种"共生院"模式不但留住了胡同四合院的格局、肌理,留住老城的生活方式、社区网络、历史文脉,还为老城区注入新活力、新动能、新生机。
黄小娟说:"我们计划从2020年1月开始,陆续开展胡同理事会成立筹备会、胡同公益匠人招募、便民互动体验日等活动。目前我们正在研发'雨儿人家'线上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上居民可线上发起和参与活动,并预订院内场地。该系统预计于2020年2月正式上线。"
(责任编辑:姚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