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0-01-03社区基层治理顾问是西城区展览路街道车公庄社区居民王秋生的最新身份。与他同为“顾问团”成员的还有其他8位社区居民。有公心、有想法、热心社区治理,是这9位基层治理顾问的共同特点。肩负报告权、批评权、建议权,基层治理顾问作为治理帮手,正在助推街道社区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距离。
参与动员 治理顾问发挥余热
9位基层治理顾问通过治理热线与街道结缘。
自“接诉即办”工作火热开展以来,展览路街道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发现一部分热衷公益、关心社区的居民反复拨打12345热线,焦点问题都事关街区更新和社区治理问题的解决。2019年11月,借力数据和技术分析,以及居民诉求的解决与完善,街道向9名热心常驻居民发放“基层治理顾问”聘书,动员他们参与到基层治理工作中来。“作为街道的‘眼睛’和‘手’,让他们帮着街道挑毛病、提意见、想对策,街道与社区的工作人员定期走访他们,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解决对策。”展览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针对车公庄社区的违建、堆物、地锁等问题,王秋生多次拨打热线电话。面对这一诉求,街道主动协调产权单位、物业部门推动解决问题。虽然因历史遗留、产权等问题未能彻底解决,但王秋生更精准地了解了街道的功能定位、职责权限,也感受到了社区的新变化,愿意配合支持街道的各项工作。2019年12月初,他接过了基层治理顾问的聘书。“街道深入居民中,动员我们加入社区治理,是接地气的举措。我们身边的角落,是基层治理的一大重点,现在职能部门的治理力量下沉到一线,抓落实,见实效,那居民的受益就更大。”王秋生说,他一直在构想配合街道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就社区的地下空间利用等问题形成调研报告,推动社区和街道解决居民身边的难事。
在基层治理顾问聘书背面,清晰地列出了权利和义务,包括报告权、批评权、建议权,同时还有协助、积极参与、点评、建议等四项义务。王秋生说,为了更好地履职,“顾问团”成员还学习街道和社区的工作流程等问题,以便更切实地发挥顾问团的作用。
携手顾问 推进治理力量下沉
“未来,展览路聘任的基层顾问将覆盖22个社区。目前这几位顾问都是社区老住户,有的在这一片生活了快40年,对社区感情深,热心参与社区建设,围绕院内墙外的身边事也都思考过破解之道。他们的意见建议,是街道社区的治理新力量。”展览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大数据分析街道圈出了6大类共性问题,与基层顾问的建议联动起来,使得一部分问题得到从速从优的解决。”该负责人说,2019年供暖季来临前,有顾问提议梳理供暖台账,提前排查,提前解决。这一提议与街道行动不谋而和,随后,街道迅速建立“冬日暖流”微信工作群,开通直通车,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通过吹哨报到机制,最快2小时内解决居民家中供暖故障,一些多年遗存的老大难问题也得以破解。
除冬日暖流外,街道2019年陆续在22个社区开展夜施扰民、楼道清理、市容环卫、修剪树木等6大类专项治理行动。“这些共性问题,既是大数据平台分析得出的统计数据,也是居民普遍集中反映的诉求,更是顾问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在治理行动中实地调研,建立诉求问题台账,结合基层治理顾问在社区的生活、热议、思考,推动治理更顺畅更高效。”
基层治理顾问是展览路街道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最新实践,也是社区工作机制的延伸。该负责人说,“治理难题往往在基层一线反映,治理重心也须落实到基层一线,未来,街道还将多方发动参与区域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力量,让下沉到一线的治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