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顺义区文明办
时间:2020-01-09人心齐,泰山移。
这话用在如今的顺义区再贴切不过了。自打2019年6月建立起顺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春风化雨的志愿服务让全区干部群众心想到一块儿去了,劲儿使到一块儿去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成为了抓手,众手栽花添彩“第一国门”。
搭起好平台
2019年6月14日,顺义区印发了《顺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强调“坚持首善标准,强化‘国门意识’”,“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顺义家喻户晓、入脑入心、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
三级组织体系建立了起来。区委书记高朋担任顺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19个镇、6个街道成立起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村、社区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需求库”录入了“问题清单”,“供给库”存入了公共服务阵地和志愿服务队伍,设在区融媒体中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互动平台,实现了供需对接和全流程在线管理。
在澜西园四区6号楼,挂着旺泉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牌子,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和社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融入其中。一层为精神家园,介绍“思想理论为先导、伟大精神永相传、阔步迈进新时代、党建引领新生活”的党建文化。二层是街道廉政文化中心,设有廉政文化展区,包括课室、茶室、图书室、书画室的廉政文化功能室。三层为文化乐园,里面设有优阅馆、陶艺坊、健身室、文渊阁、品茗轩、养心斋等特色功能室。四层是议事公园,分为议事文化墙、居民议事厅、民意树、家文化四部分。地下一层为社区创园,以社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为载体,涵盖党建室、匠心阁、睦邻坊、养生堂、创意汇、国学馆、能量馆智慧园等功能室。
高丽营镇各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现有资源,在全镇17个村建立高标准“文化驿站”的基础上,把“老年驿站”“党群活动站”“志愿者服务站”四站合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形制为“7+X”,必备多功能厅、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广播室、图书室、棋牌室和文化广场,X为各村的特色活动室,高丽营一村建立的是乡情村史陈列馆。
辖区的理论宣传资源、文化服务资源、德法教育资源、科普服务资源、健康服务资源、体育服务资源被整合在一起,根据文明实践工作需要统一调配使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建成好队伍
平台搭好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顺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坚持党建为引领,把党、政、军、民、学组织起来了,浩浩荡荡的志愿者队伍成为最靓丽的风景。
区委书记高朋担任了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顺义区构建起“2+7”志愿服务体系。整合党政力量,吸纳社会力量是“2”,“7”是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德法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康促进服务、体育健身服务这7支直属志愿服务队。其中“德法服务、健康促进服务”是顺义区独创。
8月是北京潮湿闷热之最。顺义区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高朋、副总队长孙军民和志愿者一起,分别在南法信镇南卷村、仁和镇米各庄村清运建筑垃圾废弃物、杂草、枯枝,打扫街巷道路。“月末清洁日”在顺义已经成为志愿服务响当当的品牌。
给听众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志愿者需要充实自己,提高水平。旺泉街道下力量培训理论宣讲志愿者,从30位报名者中选出10位加入到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中,先后走进澜西园社区、望泉家园社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其中4位宣讲队员参加了顺义区百姓宣讲汇讲。
潮白河是顺义的母亲河。光明街道退休老干部成立了“星火”志愿护河队,每天上下午分别巡视潮白河两岸,风雨无阻。护河队队长李书田退休前在水利部门工作,他说:“1998年潮白河断流,河床砂石裸露,大风天人睁不开眼。后来多亏实施引温入潮工程,北京首次跨流域调水,这才让潮白河河道里重新有了水。”成立“星火”志愿护河队,就是号召附近居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河水,让潮白河两岸保持优美整洁的环境。
“共建、共治、共享”,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马坡镇团委和辖区美团外卖送餐员团支部合作,将100余名外卖送餐员纳入“小巷管家”队伍,其中半数以上是共青团员。
外卖送餐员骑着单车,像小鱼儿一样在人流、车流中快速穿行,马坡镇借力打力,把外卖送餐员纳入“小巷管家”,“快递小哥”从“家外人”到“家里人”,身份的变化让外卖小哥城市主人翁的意识树立起来。
走在马坡镇的街头,“美团·小巷管家”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佩戴着写有“马坡·美团小巷管家”字样的红袖标,与黄色的工作服形成了强烈对比。自从今年“美团·小巷管家”上岗以来,解决了楼道乱堆乱放、社区排水不畅、居民私拉电线等问题,涉及环境治理、基础设施、消防安全等多个方面。骑手们每天送餐的路线就是巡查路线,他们的眼睛就如同移动的探头,形成了一股流动的监管力量,确保问题能够早发现、早解决。“前阵子下大雨,他们及时发现了排水不畅、井盖冒水等问题,拍下照片,将问题及图片发送至‘美团·小巷管家’工作群,马坡镇相关部门及时解决了问题。无论刮风下雨外卖送餐员都在岗,他们发现问题会更加及时。”马坡镇团委书记乔佳说。“红袖标代表着一种责任。带上它,在送餐中就要以身作则,要按交规行驶、注意礼让 行人。”送餐员张鑫说。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在顺义,群众通过“点单”与志愿者“接单”衔接在一起,群众“吹哨”,志愿者“报到”。
收到好效果
学思用相结合,知行信相统一。顺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11月1日,仁和镇在石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文明护照“创城”有我》“最佳榜样”颁奖典礼。《文明护照》是仁和镇微信公众号内全新开发的小程序,居民通过该小程序参与2019年仁和镇“文明护照,‘创城’有我”系列活动。个人或家庭做出的文明行为,通过小程序进行提报和上传,经系统后台审核后,会给予相应的文明积分,兑换免费生活服务。
每天7时,马坡小学的6位学生家长身穿统一的红色志愿者马甲,站在学校门口两侧,他们是马坡小学校园交通志愿服务队。7时10分,校门口的车流量逐渐增多,志愿者家长们忙碌起来,穿梭于车辆之中。“早上好,背上小书包,带好小黄帽。”值班学生家长张红艳打开车门迎接一位学生下车,护送这位学生过马路。5分钟过去了,志愿者家长的脚步基本没有停歇,一直在校门口和路边来回折返。送孩子上学的私家车、电动车即停即走,秩序井然。7时30分,学校里传来朗朗的早读声,校门口恢复了清净,家长志愿者们脱下马甲,准备上班。共有30余名家长志愿参加到这支队伍中,周一至周五每天6人,分南北两组值守。马坡小学门前的道路为一上一下两车道,北侧是马坡花园小区,南侧连接白马路,两百余米长的道路,早高峰期间车流量较大。“我们与家长共同决定成立家长交通志愿服务队,家校合力,一起保护孩子们的安全。”马坡小学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张春菊说。
“暖心橙”是双丰街道居民对身边志愿者的昵称,因为志愿者穿着亮橙色马甲上岗,时间一长就有了这个称呼。“暖心橙”志愿服务队有1000多人,哪儿私搭乱建反弹了,哪儿乱堆垃圾没人清理了,他们巡视发现后,立即通知街道有关部门。“暖心橙”是社区的“观察员”“联络员”“瞭望员”,私搭乱建他们管,群租房他们管,无照游商、机动车乱停乱放挤占消防通道他们也管,构成守护社区环境的第一道防线。
旺泉街道宏城花园社区有支“543”志愿服务队,在把习近平总书记直抵人心的十九句话、宏城人的家风、家训传到社区千家万户的同时,利用“百米服务圈”,做到居民百米内需求有回应。
志愿服务给居民送去一份温暖、一分安宁、一缕幸福,让居民感知幸福就在身边。
具有首善标准、顺义特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了起来,“业强城优生活美”的首都平原新城展现在人们面前。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