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淀区文明办
时间:2020-02-10“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市区工作要求,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建立“四只队伍”,健全完善宣传发动、凝心聚力的社会动员机制,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防群治严密防控网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建立一支作风过硬的宣传动员队伍
充分依托地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全面统筹辖区各方力量,整合各类平台资源,建立街区、校区、园区、社区“四区联动”的宣传动员队伍,确保防控工作思想一致、步调一致、标准一致。
29个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迅速建立社区、小区、楼门、家庭四级防控体系,教育引导居民积极配合、共同参与做好疫情防控。地区各大单位、科研院所、大中小学、地区物业、商务楼宇、社区等建立近500个微信防控工作交流群,进一步激发地区广大居民群众的家园意识。字节跳动、春雨医生、亿展等“两新”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地区防控工作免费提供互联网在线义诊、防控宣传等技术支持。地区商会、物业联席会纷纷发表《倡议书》,号召成员单位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坚决落实“四方责任”,凝心聚力、共克时艰。
截至目前,“美丽学院路”公众号共推送防疫相关信息124条,累计阅读点击量13万1千多次,累计分享近6100次。设计制作《海淀区疾控中心致海淀区居民朋友的一封信》、《学院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相关问题解答》、《防疫海报》、《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疫情防控志愿有我”倡议书》、《新型冠状病毒家庭防护指南》等宣传材料60020份,制作安装和悬挂横幅标语共288条,实现了地区29个社区2633个楼门、33家商务楼宇、12家科研院所、6所大学、7所中小学、3家幼儿园、五道口商圈、圣熙8号商圈等人流密集区的全覆盖。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午夜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新社、学习强国、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电视台、海淀报、海淀新闻、海淀网等媒体报道学院路街道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共58条。
建立一支坚强有力的疫情防控队伍
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每日深入一线了解实情、督查指导、鼓舞士气、排忧解难。29个社区、84个小区按照“机关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保安、志愿者”的四方工作联系制度开展防控工作,做到 “看好门、细询问、登好记、测体温、即报告、有人巡”。机关干部全部下沉落实“八大员”(警卫员、联络员、信息员、观察员、宣传员、排查员、督导员、应急员)的职责任务,及时补充防控力量,充分发挥楼门长、平安志愿者、网格员、文明引导员、积极分子、党员骨干力量参与防控工作。针对薄弱环节,紧急协调99名保安在老旧小区、物业涣散小区进行管理,确保无死角管控。新星石油、航遥中心、地质出版社等社会单位积极参与,做好自身防控工作的同时,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抽调人员为社区增援看护力量,切实做到共治共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居家隔离、日常防护在线咨询等专业指导,守好疫情防控最前线。
建立一支甘于奉献的志愿服务队伍
各社区老党员们主动请缨,充分发挥自身熟悉社区、了解居民的优势,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踊跃捐款捐物,全力冲锋在防疫一线。西王庄、五道口嘉园等社区在职党员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报名参加社区巡逻。一线社工勇挑重担,逐门逐户开展防控宣传,冒雪站岗守护安全,对于处于隔离期或行动不便的居民协助采购物资。居民代表、志愿者纷纷加入防疫队伍,给社区和居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社区居民小组长和楼栋长发动院落热心居民,每天在院落门口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对返家人员进行登记,对外来人员劝离,巡查有无重点地区来京车辆,积极进行防疫知识宣传。优护万家养老机构派出人员加入社区出入口防控团队。社区便民菜站想方设法拓宽果蔬进货渠道,保障居民生活需求。海淀置业、农业大学、林业大学、安居物业等多家单位及地区多家公共服务合作企业纷纷对疫情防控一线人员进行慰问,热心居民一线“探班”,源源不断送来值守补给。
建立一支高效运行的城市保障队伍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街道积极协调环卫、供电、供气、供热各行业管理力量配置,强化城市运行服务保障力度,全力以赴确保地区城市运行平稳有序。防控工作至今,每天出动保洁人员70人,保障19个自管道路和6个老旧小区,清理垃圾约240吨。出动扫雪应急人员210人次,保障道路通行顺畅。完成16个小区消杀面积31万平米。检查辖区内门前三包商户500余次、辖区内工地17个、地下室40处。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处理接诉即办接件221件。紧密围绕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严格落实烟花爆竹禁放管理,严查地区商超防控工作15家,开展重点单位、关键环节安全指导督促检查43次。
(责任编辑: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