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0-02-12“马阿姨,您怎么没戴口罩啊?赶紧戴上!疫情防控期间,一刻也不能松懈。”天上还下着小雪,龙潭街道光明社区小巷管家团副团长贾文越在自己负责的小巷中巡视,遇到下楼买菜没戴口罩的马阿姨,赶忙提醒她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
光明社区是开放式老旧小区,小区内有许多楼院不具备封闭条件,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可谓是难上加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光明社区党委采取“楼自为战、院自为战”的方式,动员小巷管家、楼门院长、党员和志愿者等力量进行自治管理,发挥“邻里守望”作用,助力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本报记者 王慧雯
龙潭街道 发现居民回京立即上报
贾文越不仅是一名小巷管家,她还是光明楼18号楼1单元的楼门长,她说:“我今年66岁了,虽然有些事情做起来可能会力不从心,但是协助社区关注返京人员情况,提醒他们及时登记信息,做好自我隔离等这些小事,也算是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吧。”
为社区“量身定制”管理方式
据光明社区党委书记刘娜介绍,面对困难,社区党委集思广益,探索出了“楼自为战、院自为战”的疫情防控工作方式,针对不同类型小区,采取不同管理方式。对于有物业管理的小区采取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及车辆一律不准进入。对于光明楼这样“四通八达”的老旧楼房小区,通过“楼门守望”志愿者招募,动员楼门院长、小巷管家、党员和志愿者等力量,进行常态化监控管理。
据了解,前期,社区党委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将区机关下沉干部、街道办事处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分成7个小分队,有针对性地对居民楼、驻街单位、商务楼宇等处进行地毯式摸排。
刘娜说:“目前,我们已招募到200名志愿者,其中包括29名小巷管家团的小巷管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志愿者们充分发挥‘邻里守望’作用,利用眼睛和耳朵,通过微信和电话向小分队及时地传递返京人员的消息,再由小分队开展具体工作。”
暖心履责获居民认可
刘娜介绍,小巷管家们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为了让居民全面掌握防控知识,小巷管家们还更新了宣传栏内容,将“疫情防控 人人有责”的醒目宣传语和防护方法介绍贴在了宣传栏里。不仅如此,小巷管家们还对宣传栏进行了装饰,挂上了写有“福”字的中国结。贾文越说:“我们希望居民在增强防范意识的同时,走在街巷中也能感受到年味儿,感到心情愉悦。”
如今,居民们总是用“心底无私,无惧无畏,平凡而伟大”来表达对小巷管家的认可。贾文越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小巷管家只是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做了我们该做的事。”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