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0-02-17
党员无论什么岗位,无论多大年龄,都有着共同的初心使命。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房山区直机关党员干部、在职党员、老党员携手房山区西潞街道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上一线、作表率,彰显初心使命,让党旗高高飘扬。
区直机关党员干部:火线集结、增援一线。
在与病毒胶着斗争的过程中,人员力量是战斗力的保障。在街道、社区干部紧张的情况下,房山区委党校、房山区档案馆、发改委、审计局、统计局、人力社保局、经信局、人防办、退役军人服务局、共青团房山区委10家单位102党员干部,火线集结,支援西潞街道开展防控工作。连日来,他们不讲条件,与街道、社区干部同吃苦、共患难,并肩作战,展现了坚定的意志和优良的作风。区委党校的10名党员干部被安排到苏庄三里社区参与服务站值勤,他们按时到岗到位,认真落实防控责任。刘国峰老师说:“我们参加防控工作,就要和基层干部做同样的工作,不能蜻蜓点水,就要把身子扑下来,风雪无阻、真抓实干,帮忙不添乱,我们没有怨言,我们觉得很光荣。”
看到区直机关党员干部认真的工作态度,基层的干部都认为,这些机关干部快速融入社区,给了他们信心鼓舞,大家坚信,只要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职党员:冲锋在前、勇于担当。
疫情防控期间,西潞街道提出了“共产党员‘三带头’阻击疫情冲在先”的倡议,广大在职党员纷纷响应,主动请缨。900余名在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海逸半岛社区党员刘国林,是一名外科医生。他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每天到服务站上岗值勤,还利用专业特长,24小时线上、电话为社区居民诊治病情、答疑解惑。居民纷纷留言感谢,为他点赞。詹庄村党员郭秀玉和丈夫高健,是服务站值勤的“夫妻岗”。他们共同负责服务站早班值勤,严格执行检查规范,还主动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更换安装液化气瓶,送菜到家,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北师大良乡附中的教师党员李英,因家中孩子小,老人身体不好,不能参与一线值勤,就选择了“后勤保障”岗位,主动通过线上微信为辖区初、高中学生在线辅导答疑化学课程。人力社保局15名在职党员和园林绿化局良乡市政所10名在职党员到西潞街道报到,争当逆行者,主动请缨参与任务繁重的西潞东里社区防控工作,为西潞东里社区稳固的防线再加一道“防火墙”。
机关党员:不畏艰难、逆向而行。
接诉即办工作组党员朱峰,听说西潞东里社区人员紧张后,在接诉即办工作也很繁重的情况下,写下“请战书”,请求火线支援,在做好接诉即办工作本职的同时,挑起西潞东里社区第一书记的重任,每天基本只睡4、5个小时。他说:“我是一名党员,是一名男同志,这样关键的时候不上啥时候上呢?党员就应该做危难中的逆行者。”
综合行政执法队党员陈文华,今年54岁,年前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本该在调理身体的她却选择前往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每天在苏庄一里服务站坚持值勤5个小时,没有半句怨言。问到她为什么不因为身体原因选择休息,她以朴实的话语回答:“这没什么可说的,这是我应该做的。”
退休老党员:退休不褪色、防控显本色。
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斗争中,西潞街道退休老党员们不顾自身年龄,积极参与工作,让经过岁月淬炼的党性修养熠熠生辉。
北潞园社区老党员王广明,有着46年的党龄。从1月30日开始,他每天坚持站岗2小时,是北潞园社区值勤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他说:“我受党教育这么多年,在这种关键时期,我必须得站出来”。他还撰写文章、编辑视频,弘扬正能量,为防控工作集聚力量,鼓舞士气。
西潞园社区老党员栗本富,今年71岁,已有50年党龄。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第一时间向社区党委要求去服务站值勤。社区安排他白天值勤,可是他依然坚持参加晚间值勤。就这样,每到早、中、晚高峰期,都能看到他在服务站帮忙拦车、问询、登记、测体温的身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防控疫情的紧要关头,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血性与担当。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