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0-02-19疫情就是命令,请村民群众们放心,只要疫情不结束,我们党员就会一直战斗在抗疫前线不后退,咱们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谢楼村第一书记张大江说,他的话也代表了潞城镇全体第一书记的心声。
发动党员组织群众,当好联防联控牵头人
张大江的工作单位在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局,2019年12月31日,他被任命为潞城镇谢楼村的第一书记。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春节在与家人短暂相聚后,张大江便提前结束了假期,第一时间回到谢楼村。
到村后他还没来得及调整休息,就会同谢楼村党支部书记周欢紧急组织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召开疫情防控形势分析和部署会,要求村党支部带领党员、发动群众,推动全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对从外地返京人员进行全面摸排,特别是从湖北返乡或者探亲人员的情况,建立外地返京人员工作台账,耐心督促他们坚持自觉隔离、测量体温。
关键时刻张大江与村“两委”干部、党员齐心奋战,筑牢疫情防控的基层“最后一公里”,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实在岗位上。截至目前,谢楼村已建立村级疫情防控志愿队伍5支,志愿者38人,防疫岗5个,逐步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
多方努力设防疫岗,当好关键时刻暖心人
说起防疫岗,张大江说这可要归功于大家的齐心协力。为有效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村里需要设置防疫岗,让志愿者做好24小时防控。但春节期间很多厂家还未上班,为了不让志愿者挨冻,张大江便同村“两委”班子多方打听,耐心比价,从线上到线下,正在大家忙着找移动式出租屋时,令人欣喜的事发生了:村主任王定君通过朋友关系,从邻村免费借到了移动式出租屋,这把张大江给高兴坏了。张大江说:“在疫情防疫的工作中,不能多花村里一分钱,也不能少了防疫人员的防护和村内的消毒,要把钱用在刀刃上。”
由于村里和家相距较远,自从防疫工作开始以来,为了节省路上的往返时间,张大江便极少回家,吃住都在村委会。有时候忙起来,一袋方便面加上一根火腿、一个卤蛋,就是他的一顿午饭。“张书记,天冷了,今儿已经不早啦,快回去吧,这边有我们值守就行。”随着外地返京人员增多,张大江每天都与村“两委”和党员群众一起坐班值守、防疫消杀、信息采集,常常忙完已是深夜。当村里劝他早点休息时,他总说:“这点累不算什么,疫情当头,组织安排我到这,我必须为村里站好岗。”
深入排查精心服务,当好村民健康守护者
疫情来势汹汹,形势咄咄逼人,群众或多或少都有恐慌情绪,面对各类信息也不知所措。为此,张大江带领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上门进行防疫宣教,分发《致广大村民的一封信》,并通过“村村通”广播循环播放全镇疫情防控知识,同时还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宣传疫情防控措施。
“您就放心在家呆着,有什么需要就联系村委会。”“不辛苦,这是我应该做的。”“对,就是要严格做到位,才能最大限度防控疫情。”这是张大江每天说得最多的话。起初,村民对这位新来的“第一书记”并不熟悉,现如今,这个陌生的身影早已成为了村里的熟人,村民们看见他都会主动喊一声“张书记”。
通过组织实施返京人员健康筛查,有针对性采取防疫措施,切实阻断疫情传播扩散途径,张大江带领村民牢牢掌握了防控工作的主动权。一有点时间,他还经常走上防疫岗亭,与老党员、村民了解谢楼村的各类情况,村民的诉求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这些都被张大江一一记在心间,他表示:“等打赢了这场防疫战,我将用最大的努力解决大家的烦心事和揪心事。”
现在的张大江每天都很忙,只有每天睡前才能腾出部分属于自己的时间,他喜欢用微信朋友圈总结自己一天的工作情况以及所想所得,他也想用这种方式,让领导同事以及亲戚朋友们放心。在这场战役中,张大江告诉记者:“我看到了谢楼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敢于担当的态度,看到了村民志愿者们乐于奉献、互帮互助的精神,看着在一线坚守的通州百姓,就觉得疫情没什么可恐惧的……”
记者手记
危难时刻见担当,任务面前显本色。张大江是潞城镇第一书记们的一个缩影,他们在联防联控中争当先锋,排查摸底中勇做尖兵,在宣传动员中敢打头阵,切实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他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疫情阻击关键时期,为群众筑起了生命安全的铁壁铜墙。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