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东城:每日“逆行”两万步织就“疫情防控网”

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0-02-20

  【讲述人】

  李丹

  ●年龄:37岁

  ●职务:安定门街道

  花园社区居委会委员、调解主任

  因为疫情防控,很多人自觉“宅”在家中,每日步数不过百,于是网上流传开了这样一个段子——请打开微信运动,看看谁是冠军,然后远离他。每每听到这个段子,安定门街道花园社区社工李丹都会打趣道:“我今天又占领了运动封面,您怕了吗?”

  从除夕到现在,20余天的时间里,李丹的微信步数每天都是1万+,最多的时候超过2万,时常占领运动封面。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是她奋战一线、守护居民健康与安全的印记。

  坚守岗位 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每天一早,我都会早早赶到社区,查看工作进度并一一在本子上做好记录。什么时间做什么、都需要与谁沟通、哪些地方需要消杀……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被排得满满当当。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每名社工都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辖区居民进行逐户排查与防疫知识宣传,包括逐户张贴公告、返京人员登记、体温检测,还要联系物业对小区公共空间进行定期消杀等。我所管片的区域老旧楼房与平房混杂,包括1条胡同、2个居民院的4栋居民楼,共300余户家庭。如果不带工作任务,1圈走下来就要1个小时;每户排查的话,则需要花上整整3天时间。

  “您家最近有外来人员返京吗?最近家里人身体没有异常情况吧?”这样的问句,一天要重复上百次。从早到晚,我绕着“包干”的楼门院落一遍遍行走,最多一天爬了60多层楼梯,填写和发放近百份表格和宣传资料。

  辖区内的一些重点区域,则需要在做好基础工作之余给予格外的关注。花园胡同8号院是无物业管理小区,因为是单位宿舍,我通过多方联系找到了对应的单位商定消杀问题,确定好后心才终于踏实下来。

  最终,我用了3天的时间,完成了管片居民首轮排查,期间还安排了两次夜查。疫情当前,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准确掌握社区情况,我也重新理解了“时间就是生命”的含义。目前,我正在进行的已经是第六轮的防疫排查工作。

  暖心陪伴 做好居民情绪“稳定剂”

  白天入户走访、晚上站岗值班,规定的下午5点下班时间,我却常常要“磨”到8点才能走。最近一段时间,我又多了一项新任务——为独居老人买菜送菜。住在花园胡同8号院的岳阿姨已经87岁高龄,除了排查期间多次登门,每隔两三天,我还会单独询问一下老人的情况,看是否需要帮助。2月10日,听老人说家里没有蔬菜了,就送去白菜、胡萝卜、白萝卜、黄瓜、柿子椒。附近许多小门店都关门了,走了好几个地方,我才帮老人买到面条。

  2014年来到花园社区工作至今,我和许多居民成为了老熟人、忘年交。面对疫情期间居民偶尔出现的不安情绪,我这张熟面孔就好似“稳定剂”,既安抚居民情绪,又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

  2月11日一早,花园胡同8号院的宿管孙主任给我打电话,称有居民反映其邻居闫阿姨给儿子打电话说要退烧药和止咳药。由于现在对发烧、咳嗽比较敏感,居民立刻将情况反映给了孙主任。为了打消居民顾虑,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闫阿姨测量体温、问清原委,再一一解释,最终打消了邻居的疑虑。

  “连轴转”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胡同里串门、出行的居民日益减少,偶有居民需要外出,都会自觉戴好口罩;社区工作需要支援,许多居民自愿担任志愿者,和我们一起站岗;还有的居民特别暖心,花园前巷8号居民王永峰在口罩紧缺的情况下,为社区捐赠了50个口罩,还不断叮嘱我们注意防护、保重身体。

  每一份关爱与支持,都让社工们的心里暖暖的。疫情防控工作事关每一位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能得到居民的认可,我们就觉得每天的坚持是值得的。

(责任编辑:吴思)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