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0-03-048旬老爷子被拦下 女儿外孙女来顶上
86岁的老党员一听说社区防疫防控工作需要志愿者,他第一时间提出要参加,社区担心其身体状况,正在犯难,这时其女儿和外孙女站了出来参与执勤,为抗"疫"贡献他们小家的力量,这是新华西街社区老党员张茂一家的故事。
北光网格支部书记李雁和小苑介绍,别看张老爷子已经86岁了,但每次社区组织活动或志愿服务都特别积极,这次更是不希望"缺席"。
但这个年纪正是易感人群,不让老爷子值班,他很坚持,让他值班又确实危险,在社区劝导张茂时,女儿张爱娟走上了执勤岗,每天在防疫点位上,一刻不停地排查过往车辆,测量体温、登记返京人员、提醒过往居民注意个人防护,尽量不出门。
在姥爷和妈妈的带动下,外孙女也报了名,早上6-8点,利用自己上班前的清晨时段来执勤。
两对党员夫妻 共守全院平安
在玉带路社区26号楼院门口站点,两对夫妻档成了最美的风景线,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按排班表上看是4人轮流执勤,但看执勤点,却常常能发现4人值一天的身影,中午饭时段,他们则轮流回家用餐。
康庆昌、王玉英夫妇和李文章、王传玉夫妇是玉带路社区的退休党员志愿者,这次一听说社区里的疫情防控执勤工作后,一起主动报了名,院小人少,他们4个人便主动承担起了守护全院人的责任。
走进小院,地面一尘不染,封闭管理站点处的小黑板上,"面临返京高峰,自觉登记,隔离防护!""外出戴口罩,拱手不握手!"等温馨提示格外醒目。楼里,康庆昌正在3单元逐层地为楼梯扶手喷洒消毒液,而在楼外垃圾箱旁,李文章也同样在认真地进行着消毒工作。
每天清晨,他俩都会在8点半,准时为全楼5个楼门、院内地面、院门、垃圾桶等处喷洒消毒液,一干就是半个小时。即便二月寒风刺骨,两人往往也都干得一身是汗。消毒工作结束以后,康庆昌会用红笔写好当日的日期牌,张贴在院门口的"今日已消毒"标识下面,让邻居们看到后放心小院的环境安全。
早上全面消毒、全天值守院门、引导返京人员登记、晚上锁好院门、夜间随时接电话开大门……4位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到防疫值守工作中,保证小院24小时的安全稳定。
党员先锋岗 "1+1=4"的暖心组合
在中山街社区,抗"疫"家庭的名片更为闪亮。
中山街社区刘光锐是一名老党员,平时也是社区里一位闲不住的热心人。这次他依旧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排查疫情、坚持值守,还带动了女儿刘旸和女婿马俊辉,夫妇二人主动联系社区,报名参与了辖区的在职党员防疫工作,利用下班后仅有的闲暇时间,参与执勤排查工作。深夜的大雪中,刘旸、马俊辉夫妇共同值岗。
刘旸、马俊辉夫妇
新华西街22号院的黄绍平和高美华夫妇俩也在用行动传递家风,夫妇俩第一时间向社区请缨,"我家园、我守护!新华西街22号院虽然没有物业管理,但封闭小区、排查疫情,我们自己也可以完成。"老两口动员院里的街里邻坊,一起参与防疫工作,共守家园安宁。
黄旭、刘文娟夫妇
在黄绍平高美华夫妇的影响下,他们的儿子黄旭、儿媳刘文娟也积极参与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之中。 "看到自己父母忙碌的身影觉得很是心疼,但我们理解父母,也愿意去支持他们,帮助全小区的邻居们一起做好疫情的防控。" 黄旭和刘文娟说道。
(责任编辑:姚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