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朝阳区文明办
时间:2020-03-05机场街道南路东里社区有5名社工,她们拥有另一个共同的身份——军嫂。疫情发生后,她们舍小家为大家,主动承担重活儿、累活儿,战斗在“疫”线。
“您好,我是包楼居干王筱哲,登记下您的信息。”这两天,企业陆续复工,小区内返京的人也不断增加,王筱哲开始打电话完善人员信息台账。
王筱哲的包楼有3栋,一共162户,正月初四返岗后,她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张贴海报、通知,在居民群里宣传防疫知识,入户登记信息。
王筱哲的孩子今年9岁,往年都在老家过寒假,今年因为疫情被留在了北京。社区启动临时封闭管理后,王筱哲和其他军嫂又担负起一线防控的任务,负责在社区门口登记进门居民的相关信息、测量体温等,一边值守,一边做人员台账,忙得像只陀螺。可孩子被单独留在家里,连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社区走不开,孩子在家饿着,“没有办法,只能社区家里两头跑。”王筱哲说。于是同事们便看到,王筱哲像阵风一样来去,中午赶回家给孩子做好饭,再匆忙跑回来,自己甚至都顾不上吃一口。
军嫂陈文娟因为防控任务重,干脆住在了办公室。陈文娟家住得比较远,一来一回需要花不少时间,为了把更多时间用在防控工作上,她提出住在办公室。一大早就开始做消毒,登记人员信息,到社区门口做值守。还有张博,她也提早结束假期,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前几天下雪,站在外面冻手冻脚,张博主动要求冒雪值守,冻得手都红了仍坚持给居民测温、登记返京居民信息,守牢社区的大门。
“疫情到来后,她们一心扑在防控上,家里的事暂时放在一旁。防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军嫂社工抢着干重活儿、累活儿,主动帮其他同事入户、值守。”南路东里社区党委书记王飞雪介绍,除了上述3位,军嫂黄恩芹、李永芬也舍小家为大家,为社区工作者们树立了榜样。5位军嫂中,有的从大年初二开始一天都没休息,始终奋战在战“疫”一线,毫无怨言。在她们的感染带动下,大家“斗”志勃勃,坚决要打赢这场阻击战。
军嫂当中有4名党员,她们说,冲锋在前不仅因为她们是军嫂,还因为她们是党员。战“疫”中要展现军属风采,更要彰显党员本色。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