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0-03-09说起前榆村的网格员沈建华,不仅村“两委”干部对他十分熟悉,村里的村民对他更是不陌生。
前榆村党支部书记杨永明说道:“这孩子特别积极主动,特勤快,老百姓都夸!疫情期间更是主动到各执勤点位站岗执勤,帮村里做了好多工作,协助村委会发放防疫物资,随叫随到。”
据了解,自从2018年5月份来到前榆村担任网格员后,他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走街串巷排查安全隐患、监督村内环境卫生、发现外来人员立即上报。
疫情期间,他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主动向前,协助村委会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站岗执勤、张贴宣传海报、讲解相关政策……自从腊月二十九开始,沈建华就没有休息过,每天早早地就到执勤点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要十一二点才能回家,但是对于这样的工作他没有怨言,他说道:“我是一名网格员,但我也是前榆村的一个普通村民,我有责任,更有义务守护我们的家园!”
沈建华虽然在村里上班,但却并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工作期间,经常过家门而不入,每次也就是回家吃个饭就赶紧回到工作岗位上,沈建华调侃道:“感觉家里像是酒店了,每天就吃饭睡觉才回去。”
说起疫情期间的暖心事,沈建华说,村里有一名老党员主动报名要执勤,但因为身体原因,村党支部让他在家休息,老党员虽然没能执勤,但却拿出了家里剩余不多的20个口罩送到一线,并捐出200元钱希望为抗疫出一份力。
沈建华感慨道:“我们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一定能打赢这场战役!”
村民:“成天在外,你不害怕吗?”
高明:“不怕,提醒大家做好自我防护最重要。”
“特殊时期,能不出门就不要出门了,您们刚刚返京,必须按要求做好自我隔离,每日上报体温,有啥事跟我说一声……”
自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肖庄村网格员高明一直坚守在防疫前线,除了做好流动人口登记、返京人员登记之外,还挨家挨户劝导群众做好自我防护。
村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时间,他便主动回到岗位上。据了解,他在肖庄村负责流动人口档案核查、实地走访、发动群众参与排查、微信群等渠道收集信息等。此外,还帮助村里给执勤点、井房周边、流动人口居住区进行消毒。
高明说:“流动人口登记特别重要,这让我就像一名情报员,必须时刻将自己掌握的信息汇总、上报,虽然工作挺累的,但是为了守住村民的安全,一切都是值得的。”
“你好,麻烦等一下,我们需要测量一下您的体温……”
除了完成日常工作之外,高明还会到肖庄村的执勤点,参与执勤。在执勤过程中,高明除了对村民进行体温测量、身份登记之外,还会指导一些年纪较大的村民如何正确使用口罩及洗手方法,提示返京人员做好体温监测和居住区的日常通风、消毒。
每当有村民向高明说道:“你这成天在外,还得登记返京人员信息,自己就不害怕吗?”高明笑着说:“我看到村民出门不戴口罩才叫害怕,只要大家都能真正认识疫情的严重性,懂得自我防护了,我们这些安全服务员才能安心。”
曹丽华:“村民一句感谢,让我干劲十足”。
全村540余户村民,其中包括租户100多人,谁谁住在哪条街几号……
兴各庄村网格员曹丽华和王战超的心中有本台账,村里的基本情况,他们都了然于心。村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期间,这笔台账可帮了大忙。
春节期间是否回过老家?回老家的过程中是否经过湖北?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返京的……疫情期间,这些问题成了曹丽华和王战超回归岗位后的工作重点。
摸排过程中如果发现近期返京人员,曹丽华先进行登记,与他们签订居家观察承诺书。王战超则叮嘱返京人员自行居家观察,身体不舒服要及时联系村委会,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便于实时监测体温并为居家观察人员做好服务。
“您出来怎么没戴口罩?现在特殊时期,病毒会通过飞沫传染,戴口罩不仅能保护自己,更能保护家人。”每天工作的路上,曹丽华看见路边有村民没戴口罩,都赶紧上前进行劝导。面对每天上万的步数,他们称:“再苦再累,每当听到村民说辛苦了,就觉得浑身又充满干劲儿。”
据了解,因为办公地点离家比较远,所以每天的午饭都是在村委会草草解决。在此期间,曹丽华还会打开电脑,将上午摸排到的流动人口情况进行登记,方便其他工作人员查看。
小潞了解到,曹丽华还是一个六岁孩子的妈妈,从接到工作任务的那天起,曹丽华就将孩子托付给公公婆婆。她说:
“我最欣慰的事情就是村民的配合,还有孩子的懂事。由于网格员的制服和警察的制服很像,我家小孩分不清,但他知道妈妈有重要的事儿要做,所以很乖,还经常叮嘱我注意身体。”
(责任编辑:姚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