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0-03-12于千千万的儿女中,有人团聚有人忧。有这样一位女儿,是燕山向阳街道向阳里社区妇联副主席郭颖的女儿,这封写给她妈妈的信读在眼中,爱在心里。
《写给正在“战疫一线”妈妈的信——伍新凝》
亲爱的妈妈:
今天,是您连续工作的第40天,看着您一扫昨晚的疲惫,精神抖擞的继续奔赴您奋斗的工作岗位,我忍不住给您写了这封信。这个春节,对于咱们一家、对于整个国家,恐怕都是难忘的,疫情来袭,大家都争着抢着往家里跑,想与世界隔离之时,您却成为了这“顺流”人群中的最美“逆行者”。
作为您的孩子,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了解您的工作—社区工作者,最为平凡却是在这个春节最为忙碌的工作。大年二十七,本来咱们已经做好准备回老家过年的,但您回家后告诉我,咱们不走了,单位需要加班。从那天起,您每天都是早上七点多出门,晚上八九点钟回家,咱们谁也没想到,这一下就过了40天。您的嗓子哑了,是挨家挨户打电话排查外地来京人员累的;您的腰疼犯了,是为了确保排查到每一户,挨家挨户发温馨提示跑的;您崩溃大哭过,是您负责清垃圾的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发烧,您害怕连累家人紧张的......其实这些您从没和我说过,我是从您和爸爸聊天中的只言片语中听到的。您怕我们为您担心,但我看着您日渐消瘦疲惫,怎能不担心、不心疼。我曾劝过您歇一歇,身体又不是铁打的,但您总说:“不能歇呀,现在就是和疫情抢时间,你歇疫情可不歇,越早摸排清楚社区就越安全,等过了这一阵我好好歇。”但这以后,上班就成了您的常态。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天将近晚上八点了,您还没有回家,弟弟哭闹着要找妈妈,烦躁的我给您打电话。电话通了,我听到您沙哑着嗓子对我说:“我就在社区门口,处理点事,一会儿就回去。”电话中似乎有吵闹的声音,不放心的我,出门找您。在你们社区门口,我看到娇小的您在和一个魁梧的男人说话。他怒气冲冲的吼着:“你们的志愿者凭什么不让我回家,我来看我妈,你管得着吗。”男人态度非常蛮横,好像还喝了酒,我当时很害怕,站在不远处,随时准备冲上去帮您,您看到了我,轻轻摇摇头让我别过来,虽然您戴着口罩,但您带笑的眼睛、安慰的手势都让我安心。您继续解释说“没有不让您回家,您如果每天都来,原则上我们是可以给您办出入证,您如果偶尔来,登记让您进也没问题。但现在这种情况,您每天跑这么远,还坐公交过来,您母亲年纪大了,咱本来过来是孝心,真要有点什么,您说您后悔不?”后来,男人到底没进小区,我问您害怕吗?您笑说:“怕什么,几乎每天都要处理这样的事,怕的过来吗?没事,居民就是有些不理解,解释清楚就没事了,放心吧。”
但我怎么能放心呢?妈妈,您知道吗?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每天都关心新闻,盼望着早日上课,这就意味着您能歇歇了。穿上那身平日里最朴素的衣服,您是抗疫的“逆行者”,是病毒的“阻隔墙”,是居民的“定心丸”。但是妈妈,您回到家,也是我和弟弟温暖的港湾,请您为了我们,保护好自己。
最后,妈妈,我想对您说,您辛苦了!我相信,付出总有回报,在大家的共同付出努力下,疫情很快就会过去,等到春暖花开,我们郊游去!
女儿:伍新凝
2020年2月27日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