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0-03-18
在东华门街道,有这样一对特殊的婆媳——婆婆吴祥明,67岁,韶九社区党委书记,也是远近闻名的“小巷总理”;儿媳聂萌妹,37岁,南池子社区党委书记,也是东华门地区近年来最年轻的一位社区党委书记。生活中,她们是同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的亲人,是怀抱稚子的母亲、是“隔辈亲、疼不够”的奶奶;工作中,她们是基层社区的党委书记;如今,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她们又成为了冲锋在前的战友,也成为了战“疫”一线最美的风景。
首遇挑战 年轻书记不退缩
“看到婆婆退休了还在发光发热,每天在社区服务居民,很受鼓舞。”2011年,在吴祥明感召下,聂萌妹主动报名参加考试,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2018年,经过数年磨砺并迅速成长的她,成为南池子社区党委书记。
这次疫情防控,是聂萌妹参加社区工作以来最大的一次考验。每天,她都会提醒自己带上百分之两百的精力与注意力投入工作,一刻也不敢松懈。
疫情防控工作期间,社区鳏寡孤独等困难群体的生活是聂萌妹最为关心的。为此,她组织社区党委建立了重点人群台账,并积极与辖区单位联系,为空巢、孤寡、残疾、特困老人免费送爱心蔬菜。家住飞龙桥胡同13号的盛桂兰老人今年81岁,丈夫长年卧病在床,儿子与孙女均身患疾病。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老人严格遵守防疫规定,足不出户。为避免风险,老人甚至一度拒绝了辖区养老院工作人员送餐,仅以泡面果腹。了解情况后,聂萌妹十分心疼,迅速联系了一位老人比较信赖的社工,每天义务为老人一家送午餐。
隔离安置人员也是聂萌妹关心的重点对象。社区一位集中隔离人员被安置在永定门外集中隔离点,虽然离开了辖区,聂萌妹仍时时关心他的情况,每天通过微信沟通为他加油鼓劲。
一个多月来,聂萌妹经常早出晚归,早上8点不到出门、晚上9点多才回家是常有的事儿。虽然时常感到疲惫,但她却感觉很幸福:“每次一到社区,居民们见面都会鼓励我们,叮嘱我们注意安全,给我们送吃的,送消毒液、手套等物资。婆婆也经常鼓励我,给我传授经验,很温暖很感动。”
年近七旬 老书记再上一线
婆婆吴祥明自2003年退休返聘后,已在韶九社区服务了17年。刚到社区时赶上“非典”,她无惧无畏、坚守岗位;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年近七旬的她再次义无反顾地冲上一线。
作为社区党委书记,吴祥明发挥“领头雁”作用,时时、事事冲锋在前,部署防疫工作、巡查防控点位、摸排企业复工情况、慰问困难人群,每项工作都细致入微、一丝不苟。为了防范社区近260户流动出租户可能带来的疫情输入传播风险,吴祥明组织各方力量,加强夜间值守。担心“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她又组织社区居民在各楼院实施了“两道门禁”——晚间人员出行登记锁门、夜间人员返回院内再次登记锁门,严格保证人出院、门上锁,确保院内居民安全。
最高峰时,韶九社区有40余名返京隔离人员,吴祥明安排社工对他们进行点对点的关怀,每天每位社区工作者都会通过电话、微信等对自己所负责的隔离人员进行关心慰问,让他们在隔离期间也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针对社区独居困难等特殊群体,吴祥明组织社区建立了详细台账,每天安排各包片主任进行至少两次生活情况问询。社区一位81岁的独居老人,生活、出行都十分不便,吴祥明每次都主动帮她接收快递并送到她的家门口。
虽然身体有时会感觉吃不消,但是吴祥明却没有喊一句累。婆媳二人每天战斗在防疫工作的第一线,家中才满3岁的孩子完全交给了爷爷和爸爸两个大男人。
“在一天就要负一天的责任,疫情没结束,咱不敢歇也不能歇,居民们的安全是大事儿呀!”在吴祥明眼中,疫情是对社区工作者的一次考验,选择了社区就是选择了奉献。有时聂萌妹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吴祥明也会积极分享经验、耐心开导:“这是考验咱们的时候,要坚持住。”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