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用泥人彩塑记录生活记录时代

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0-03-23

  “身着防护服,目光坚定,手持宝剑,脚踩病毒”——这座名为《守护》的仿铜泥人,是“泥人张”彩塑技艺传承人姚晓静为致敬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所做。“正是因为有这些英雄们在前线同病毒作战,才使得疾病不再迅速蔓延,他们守护着我们健康、安宁的家园。”她说。

  姚晓静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人张’彩塑北京支”东城区代表性传承人。入行20余年的她,在继承“泥人张”彩塑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在创作中除了从文学作品中取材外,还喜欢以民生民俗风情为题材创作,“我喜欢用作品记录生活,记录这个时代。”

  泥人彩塑中有生命力

  说起第一次见泥人彩塑,姚晓静仍历历在目。高中时,她偶然看到一个泥人仕女像,便被她典雅、娟秀的气质打动,之后便开始在课余时间学习泥人彩塑技艺。

  “正式入行,应该是2000年了。”姚晓静回忆。从事财政方面工作的她,渐渐发现感性的自己或许更适合艺术类的工作,这让她下定决心辞职,入行泥人彩塑。

  姚晓静师从“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錩教授,正式开始系统学习“泥人张”彩塑技艺。她从临摹开始,吸收其他艺术之长,逐渐形成独有的造型质朴、色彩明快、笔法挺括的艺术风格。

  作品取材多源于生活

  姚晓静的作品大多线条简单、流畅,色彩典雅。她坦言,相比较来说,自己更喜欢选择偏现代的题材进行创作,“用作品来表现生活,也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

  在此次疫情防控初期,看到全国各地的医护工作者纷纷支援湖北、支援武汉,她马上创作出作品《守护》,致敬前线医护工作者。

  近日,姚晓静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公益广告。广告中,一位医护工作者对自己的孩子说:“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妈妈穿上了工作服就拥有了超能力……”这位勇敢坚毅的母亲让她深受感动。为此,她创作出一件名为《妈妈拥有超能力》的作品,表现医护工作者跟病毒的博斗。“好的作品正是源于生活。用点滴的作品来记录,也是记录这个时代。”她说。

  为传承愿免费教授技艺

  除了工作室常规工作,姚晓静还活跃在全区各类非遗活动中。“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但仍有很多年轻人对老手艺不是很了解,我愿意出一份力。”姚晓静积极参加东城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四合院里学非遗”等活动,把“泥人张”彩塑带进学校,带进社区。她还参加区里的“春雨工程”,走进一些中小城市,跟当地人交流互动,受到极大欢迎。

  说起老手艺的传承,姚晓静既有担心,但也充满希望。手艺学成可能需要几年,她担心年轻人会沉不住气,“但给孩子们讲课时,看着孩子们对‘泥人张’彩塑的喜欢,又觉得充满希望。”看到有天赋的孩子真心喜欢这项手艺时,她常常会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工作室,免费教授,“只要他们愿意学,我会倾囊相授。”

  (责任编辑:姚瑞文)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