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0-03-24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房山区长阳镇徜徉集社区两委积极按照房山区、长阳镇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广泛动员,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筑起疫情防控堡垒。
徜徉集社区是长阳镇较大的社区,管理着5个居民院,常住居民3000余户,将近1万人,近20个人、车出入口,11个路口,其中包括商品房、两限房、别墅区和商业街写字楼,院落分散,大小规模不一,社区居民繁杂,人流、车流密集。
在这场人民战争中,除了社区两委人员、物业工作人员外,社区党员、居民志愿者、社区民警和下沉干部们也积极投身到这场“战疫”中,一个个平凡的身影筑起了社区的坚实防线。
500个电话征集到200名“援军”
贾振是社区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90后”书记,这次疫情来袭,开始的时候他感觉自己面临着一场“大考”。而他第一次感觉到抗“疫”一定能胜利则是因为一通电话,这种力量是广大的志愿者带给他的。
疫情防控工作刚开始,徜徉集社区面临着十分尴尬的问题。在社区近20个出入口面前,算上贾振在内的15名社工实在捉襟见肘。就算每个居民院只保留一个出入口,这些工作人员还要完成台账录入等工作,也根本调配不开。
贾振想到了社区里面的在职党员,社区内有500名在职党员,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响应,50个人也能解决当前的难题。
社区工作人员开始一个一个招募社区中的在职党员。从下午一点半到晚上七点,500个电话,大家打了5个多小时,效果喜人。
这次通话帮助社区征集到200余名在职党员志愿者,这些志愿者被“精打细算”地安排在社区中的5个志愿服务岗。有些没接到电话的在职党员发现社区两委在招募志愿者后也响应号召,主动投身到社区防控工作中来。
“你好,我是咱们10号院的在职党员焦红,需要怎么做,听从社区党组织安排,随叫随到”“我在,我可以,我能上!”一个个暖心的接力在徜徉集社区传递着温暖,截止现在已有250余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疫情防控。
一线身后的强大后援
在防控工作中,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管理服务只能由社工与物业工作人员共同挑起。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接返京居民,形成一对“同一天”专门管控对接关系,并建立微信群24小时服务居家观察人员。
物业、社区工作人员共同承担居家观察人员的物资运送、垃圾清倒及定期消毒服务。尤其是在中午和晚上饭点的时候,为了让居家观察居民按时吃上饭,他们常常不停歇奔波在五个居民院送菜和外卖。
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贾振几乎每天从早到晚坚守在防控岗,除了对进出车辆、人员进行出入证检查,登记返京人员信息外,还要给居家观察人员送快递、送药、送外卖,以及处理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各种突发情况。
面对社区疫情防控服务岗繁琐的工作,贾振充满了自信:“我们社区有秘密武器。”贾振所说的秘密武器就是社区中的居民志愿者,在社工和物业人员忙碌的时候,测温、检查这些工作就由社区居民承担起来。
生活在徜徉集社区的所有人,都成为了社区疫情防控防线的重要力量。“我们守护的是居民,居民也给了我们强大的后援力量。”贾振说:“有了他们,就有战胜各种困难的源源动力。”
面孔:平凡身影筑起坚固防线
贾振说,这次疫情防控的顺利开展,不是他的胜利,而是社区一线每个人的功劳。
管片警察:疫情防控开始,徜徉集社区的管片民警康健和贾芃警官就基本上扎根在社区了,同社区工作人员并肩作战。摸排核查群租房,维护防控秩序,化解矛盾纠纷,为社区群众安全保驾护航,足迹遍布整个小区。
社区联防队:社区联防队的陈淑霞和老伴在社区发出志愿者招募后,第一时间就报了名,而且还发动周边邻居跟他们一起参与社区防控。祥云街七号院有1200多户,人多且没有地下车库,人车仅一个出入口,疫情防控工作难度高。陈阿姨除了在社区给自己排的执勤时间以外,每天在早晚高峰时间段都会在7号院支援疫情防控。
社区党员:作为社区党员,段志军也在第一时间加入了志愿者,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在得知社区口罩紧缺后,段志军为社区捐赠了700个口罩。除了自己执勤的时段,在每天下午5点到7点半,段志军都会主动到10号院执勤岗执勤。
下沉干部:房山区园林局、长阳镇安监大队、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还有市轨道交通公司陆续派出多名同志支援徜徉集社区。他们一头扎进社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与社区工作人员并肩作战,不摆架子不作样子,实打实地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战斗。
社区居民志愿者:李秀芝今年已经75岁了,作为社区里年纪最大的志愿者,她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2月的几场大雪让气温变得特别低,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劝她早点回家休息,她说:“这点冷怕什么,既然做志愿者就要有奉献精神,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
面对这次“大考”,贾振充满信心,原来答案就在自己入党的初心里,只要为了人民谋幸福,就能在人民中找到强大的力量。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