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景山区创城办
时间:2020-03-25习近平总书记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勉励青年一代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总书记的回信也激励着石景山区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挺身而出、担当奉献,迸发青春力量、谱写战“疫”芳华。
据不完全统计,在石景山区抗“疫”斗争的各个战场,大约有1100余名“90后”、“00后”青年。他们战斗在医疗救治、联防联控、口岸转运的第一线,成为抗“疫”斗争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不惧艰险、不怕疲劳,用坚守擦亮青春底色,用行动书写责任担当,为坚决夺取疫情防控斗争全面胜利贡献青春力量。
他们是战场上的尖兵 在火线上实现入党夙愿
李含玉
李含玉是区疾控中心的一名青年职工,言谈中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憨厚的脸庞透露出果敢和坚毅。实验室是疫情防控风险最高的地方之一,作为科里最年轻的一员,战斗打响以来,他与核酸实验室的同志们不惧艰险,一直奋战在一线。他以最快速度学习掌握了全新的病毒核酸检测技术,为了能更快得到检测结果、不漏过任何一例疑似病例,他和组员们冒着风险,经常加班到凌晨。他还主动承担起阳性样品转运等危险工作。2014年参加工作伊始,李含玉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抗击疫情的火线上,他再一次郑重地向党组织表达了入党愿望,并经受了这场严峻斗争的考验,第一批火线入党。目前,在抗击疫情火线入党的新党员中,有四位是“90后”,他们是李含玉、朱梦磊、李源、张昱乾,分别来自区卫健系统和公安系统。他们都是各行各业青年的优秀代表,他们正在用行动抒写着属于新时代、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朱梦磊
“我们代表祖国,我们就是你们的亲人”
当前,口岸防控成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最前沿。3月10日起,石景山区就组建了境外进京人员转运专班,其中有14名“90后”。北京康复医院口腔科的李尚就是其中的一员。92年出生的她看起来瘦弱,骨子里却透出勇敢和坚毅。她第一个向医院报名参加入境防控转运工作。每天她都要和其他同志一样,穿上密不透风防护服连续工作8个小时以上,期间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她没有一句怨言。工作严谨细致自不必说,他们还耐心细致地解答入境人员的疑问,平复他们焦虑不安的心情,帮助他们解决这样那样的困难,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帮助。用他们的话讲:“我们代表祖国,我们就是他们的家人,要让他们感受到家的安全和温暖”。李尚这些“90”和防控转运专班的同志们一起,用责任担当和大爱情怀“温暖回家路”。
李尚
“党和人民的期待就是最好的动员令,我们选择坚守和奉献不需要理由”
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坚守在社区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彰显青春的蓬勃力量。
郭全才是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西黄新村社区的“编外社工”,他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同时也是一名预备党员。疫情防控期间,他积极参加到社区的疫情防控中来,“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夜晚天气寒冷,他就主动申请晚间值守,为进出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登记来访车辆、引导返京人员扫描小程序,填写信息。工作忙起来的时候,郭全才顾不上喝水吃饭,登记、发证、统计人数、摸排未领证人员,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出色地完成所有的任务。在职团员赵彤就职于香山公园工程队,疫情防控期间,他积极报名参加了社区防控,努力当好疫情群防群控的“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还有像郭全才、赵彤这样许许多多的青年人,他们有的是社区社工,有的是下派的机关干部,有的是大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但是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新时代的奉献精神,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