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通州区东关社区:跨社区支援防控,打好街道总体战

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0-04-02

  号角起,点兵忙,自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中仓街道上下一心、迅速行动,全面打响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东关社区作为拆迁社区,辖区内有运河核心区IX-02地块、04地块、05地块3个工地,没有实际居住人员,防控任务相对较少。为全力打好街道疫情防控的总体战、团体仗,东关社区先后有9名工作人员驰援其他社区、部门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展现了街道上下一盘棋、一股绳的工作格局。

  防疫“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

  石蕾是2018年底新招录到东关社区的工作人员,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她首先被调到中上园社区支援,在一周时间内她协助社区完成了返京人员电话登记、疫情防控宣传、居民登记排查等工作,每天从早忙到晚。之后,她又被调到四员厅社区支援,负责封闭点位值守,赶上了北京那几场大雪,她套着两层加绒裤还是难抵刺骨的严寒,晚上回家的时候双腿又肿又疼,可她从没有一句怨言。

  特别是在口罩非常紧张的那段时期里,石蕾看到四员厅社区志愿者多,担心口罩分不过来,便不再和社区申请,而是自己花几百元从网上独自买了一些防护口罩。

  现在,她又被调回东关社区,负责支援上营社区富力运河十号的点位值守和外围巡查的工作。她就像一颗防疫“螺丝钉”,虽然平凡普通,但却为街道防控整体工作的有序开展贡献了巨大的能量。

  舍小家、为大家,坚守抗“疫”一线的哺乳期妈妈

  作为东关社区的工作人员,33岁的贺健自2018年7月起便借调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负责公共卫生相关工作。疫情期间,贺健被抽调到街道疫情防控综合协调组,负责各社区的信息搜集、汇报及上报工作。

  自1月23日至今,她每天都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但是她从没请过一次假,不知情的真想不到她其实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小女儿还不满一岁,还在哺乳期。

  每天中午她都要利用午餐时间赶回家给小女儿哺乳,不到5岁的大女儿总是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可以陪我和妹妹玩?你累不累啊?”每到这时她总会回答“妈妈也很累,但是为了更多的小朋友可以健康的长大,妈妈还不能休息。”

  这位年轻的母亲牺牲了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只为了更多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她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四个角色,社区副主任的“多重身份”

  张嘉民是东关社区的副主任,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他被调到西营社区支援,到岗后他充分融入社区各项工作,一直奋战在防控最前线。一枚党徽、一本登记册,一双手套,一支口罩,这就是张嘉民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部装备。这个春节,他奔走在各个小区、巷道之间,一次次扣响居民家门。

  化身防疫“宣传员”,防疫宣传入人心。他与下沉干部、党员志愿者干部并肩作战,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走到群众身边发放疫情防护宣传资料,宣传见实效,居民很安心。

  化身卡口“守门员”,专人值守不懈怠。他在值守点位严格排查登记往来人员和车辆,从不懈怠。

  化身临时“快递员”,准点寄送不见面。他每天穿梭在楼群之间,为居家隔离人员和特殊群体提供送快递、投垃圾等贴心服务,成为了居民眼中的“熟人”。

  化身夜巡“衔接员”,夜间工作不断档不减弱。西营社区采取循环方式按网格开展“交叉巡查”,加强夜间巡查力度,推动安保人员岗位衔接高效顺畅,实现无缝对接,24小时不空岗。

  此外,张嘉民还分别是“执法员”、“侦查员”、“话务员”、“监督员”、“网格员”……而在中仓街道,像张嘉民这样在关键时刻立足本职岗位,身兼数职,努力为居民做好各项服务的社区工作者还有很多很多。

  “跨”社区支援是街道充实优化一线防控力量配备的重要措施,这些社区工作者的强力支援,为辖区织牢织密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防控网络,筑牢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责任编辑:张东霞)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