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淀区文明办
时间:2020-04-07“妈妈你快来看!硬笔书法的直播开始了!”这两周来,每到周一晚上8点,居住海淀田村路街道阜四社区的王同学就准时打开手机,跟着阜四小院的老师一起学习硬笔书法。“这个老师讲的特别生动,我发现学习书法也挺有意思的!”王同学一边说着,一边在直播软件上为老师送上了“小心心”。
阜四小院是田村路街道阜四社区的公共文化空间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在疫情防控期间闭馆不对外开放,但小院服务居民的脚步没有停下。
此前,阜四小院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积累了多位民间能人智库,包括书法爱好者、退休教师、音乐舞蹈爱好者等。现在,小院社工邀请这些能人志愿者们以直播+录播的方式开展“空中课堂”系列活动,在直播平台、公众号、官方微信、社群等平台上授课,让居民们不出家门,也能与老师互动学习。硬笔书法课程每周一晚上8点准时直播,平均每节课吸引50余人观看,8次直播下来累积400多人次观看;每周二、四、六为居家的小朋友们提供亲子手工制作、手指谣、科学小实验、益智亲子小游戏、体能训练等多种线上课程,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出了19期课程,收到阜四社区及周边十几个社区近200个家庭的欢迎。在阜四小院的亲子微信群里,老师每次发出课程后,都有家长打卡,分享和孩子学习课程的感受。疫情期间本来有所疏远的邻里关系在这里又得到了维系。
为了更好地录制、剪辑视频,阜四小院购置了专业的直播设备、后期处理软件等,小院的社工们也纷纷成为了“新媒体小达人”,一有时间就在网上搜索录视频、剪视频的小技巧……前段时间,小院邀请了社区的软笔书法爱好者宫爷爷录制了一期字帖临摹课程。在录制现场,社工们精心准备好了环形灯和录制的手机,从旁协助宫爷爷进行拍摄。“我这么大岁数,录视频教课还是第一回,真有点儿紧张!”宫爷爷笑着说。
“我们的直播平台受众主要是手机用得比较溜的年轻人们,老人可能不太擅长操作直播平台,我们就专门为中老年人们录制一些视频课程发在微信上,这样大部分的老年人都会操作。”阜四小院负责人刘麓介绍到。后期,阜四小院计划邀请更多的社区达人,包括编织活动、舞蹈活动等方面的爱好者录制课程。同时,小院也计划邀请外部的专业老师,进行远程录制,为居民们提供更多样的课程,在疫情期间丰富居民们的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