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北京通州:伉俪情深共战“疫”,奋战一线显担当

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0-04-08

  在玉桥街道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有这样一些夫妻,或值守在重要卡口,或奔走于社区邻里,回到家庭是爱人,走上岗位是战友,他们相互扶持、彼此鼓励,把家庭的亲情温情悄悄藏在心底,把抗疫必胜的热情播撒到千家万户!他们就是玉桥街道的最美志愿夫妻!

  玉桥东里社区

  刘万玲、郝桂芝夫妇:抗“疫”不分年龄,这对7旬老夫妻携手“逆行”的样子真美!

  人到七十古来稀,对于74岁高龄的刘万玲、郝桂芝夫妇而言,原本风平浪静、颐养天年的退休生活,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而彻底改变,他们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玉桥东里社区战“疫”一线,或是在小区门口登记信息、测量体温,或是在楼宇间排查外来人员,夫妻二日携手并肩战“疫”,成为社区中一道温馨靓丽的风景。

  从1月30日开始,刘万玲、郝桂芝夫妇二人就在小区大门口防疫值班,每天都是2至3个小时以上。3月4日郝桂芝听到清大志愿者值班人员少,她就主动报名,参加清大志愿服务队的值班工作,自2月6日到2月16日止,她每天都是值班两次,每次两个小时。截至到3月23日,她已经累计值班80个小时。

  有人问郝桂芝你年龄大了,还来值班干啥?她说:“我受过党的教育,国家培养多年,我不能辜负党和国家对我的希望,在有生之年,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我要为小区居民多做点事情多出点力,能替上班的年轻人解除一些压力,这就是我的心愿。”

  在两次大雪天气里,值班时间夫妻二人坚守在岗位上,非值班时间,他们出现在清扫积雪的劳动现场。2月14日下大雪,社区通知志愿者休息不值班,但他们夫妇放不下小区大门口的疫情防控工作,主动到值班岗上,看到社工和物业值班人员的衣服和鞋子都湿透了,就让他们去门卫室把鞋和衣服换下来,保证了门卫处不空岗,不出现任何漏点。

  在2月15日清理铲除路面上的冻冰时,刘万玲不慎滑倒在门卫室的台阶上,站不起来,被人扶起来,活动了几下说:“干活吧,我没事,别把别人再摔倒了。”虽然他的腰部痛得不敢快速直立,不敢大声咳嗽,十几天都是用药维护,但他没有休息始终坚守在防疫防控的岗位上。

  在防疫防控工作中,他们二位协同其他值班人员,做到了严查、严守、严测、严登记“四严”,当好了小区的守门员、疫情防护的宣传员、巡逻员、治安员。在值班过程中,刘万玲说:“小区大门值班岗是防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必须严防死守,注重抓细抓实每个细节。”

  “疫情就是命令,严字就是责任”刘万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先后禁止外部车辆进入小区8次,严格检查,测体温,填写登记表,查看有效证件等非小区人员12人次。刘万玲与郝桂芝先后劝导6位年龄大的人员,要不出门或尽量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在外面接触人要保证一米距离,在家要勤洗手。

  在防疫防控值班工作中,他们用笔墨去宣传防疫情灭冠毒的文章和诗词。郝桂芝先后撰写诗词31首,掌上玉桥发表9首。刘万玲写诗词21首,在掌上玉桥发表7首,自除夕夜值班开始截至到3月23日,刘万玲在50天值班防控中,累计值班30班次,共计70余小时。

  葛布店北里社区

  何广玲、叶文玉:是夫妻更是战友,有一种浪漫叫携手同行!

  2020春节伊始,疫情防控任务日趋严重,葛布店北里社区运河东大街155号院,是一个既有楼房又有平房的居民小区,虽然有物业公司参与管理,但在人员紧缺的春节期间,防疫力量仍然不足。住在155号院2号楼的何广玲、叶文玉夫妇,积极响应居委会号召,与本小区另外几名志愿者迅速组成抗疫力量,从此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从2月1日开始,夫妇两人就以小区门口为家了,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过往的居民总能看见他们的身影。抗疫初期,由于大家还不了解什么是新冠肺炎,所以都有些恐慌,社会上一些不实传闻也多了起来。何广玲时刻关注防控的知识和政策,向小区居民宣传疫情防控常识以及疫情防控紧迫性,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居民解释社区防控政策,劝导居民要注意防护,不要聚集,要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对过往人员进行询问并认真登记,劝返不必要人员,有任何情况及时向社区报告。

  叶文玉默默地陪着何广玲,她给进出人员测体温,他就引导他们做好出入登记;她登记返京人口信息,他就用酒精给签字笔消毒;她协助保安给居民办理出入证,他就仔细的核对居民证件。大家心疼他们没日没夜的站岗执勤,都劝他们两口子留一个人值班就行了,两人还能倒换着执勤。

  后来叶文玉悄悄对记者说:“何广玲前天去医院了,每天长期站岗,她的腿都已经浮肿,劝她回去休息她不肯,自己不放心所以只能时刻‘看着她’,得空就给她搬个椅子歇歇。”巧的是何广玲也悄悄的告诉记者:“叶文玉原本在春节有个腹部的深层静脉支架手术,由于疫情的原因推后了,她不放心他,要随时提醒他‘坐一会’,还有他的脾气急,有她在旁边劝着,他就急不起来了。”

  无论白班还是夜班,他们都在一起面对,风雨无阻,而疫情之下,奋战在抗疫一线的 “夫妻档”,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携手抗疫成为另一种爱的表达,是夫妻更是战友,有一种浪漫叫携手同行,如此坚定,如此踏实。

  玉桥北里社区

  志愿者王洪泉、毕跃民夫妇:“粗茶淡饭”温暖社工心!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志愿者王洪泉、毕跃民夫妇两人积极响应社区党委、临时党支部招募令,参与志愿服务防疫值守。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社区工作人员集体停休,即使中午也要坚守岗位,王洪泉、毕跃民夫妇看到社区工作人员为了节省时间中午只能用泡面香肠来解决,心里十分心疼。

  于是王洪泉总是会在在值班之余,在家里换着样地为社区工作者做各种饭菜,再让毕跃民亲自送到社区。包子、饺子、热火锅、糖油饼.....他们总是说:“粗茶淡饭,你们将就。”可是在社工心里这哪里是粗茶淡饭,这是比春天阳光还温暖的亲情啊。

  “我们不是英雄,我们只是在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与街道、社区共同努力,共渡难关!”这是王洪泉、毕跃民夫妇的心里话。这样的居民,这样的志愿者,这样的“志愿夫妻”,感动着每一位社区工作者,他们如同守护自己的儿女一般守护着社区工作者们。

  党员夫妻张侠和王亚芹:勇当先锋作表率,伉俪情深共抗“疫”!

  张侠与王亚芹是玉桥北里社区的党员志愿者,他们还是一对恩爱的夫妻,自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他们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请缨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每次在执勤时他们二人都会认真负责的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返京人员登记信息,他们从没有因为个人事情而耽误执勤任务。

  没有人知道,作为外公外婆的他们平常要在顺义帮女儿照顾孩子,张侠自己不会开车,为了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接触人员较多,每次张侠都要从顺义骑车2个多小时来参加执勤,长途的骑行很累但他却从未退缩。

  有次执勤正好赶上雨雪天气,本以为张侠会因此请假,可是那天在纷纷雪花中又看到了他守在岗位上的身影,在场的人员都被他们二人这种无私忘我的精神所感动。张侠、王亚芹在疫情防控中勇当先锋作表率,伉俪情深共抗“疫”,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添彩!

  在玉桥街道,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夫妻,携手并肩在一线战斗,疫情来袭守住岗位是他们使命,更是他们内心的担当。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待到百花齐放之时,希望这场疫情阻击战,能够在大家众志成城下吹响胜利的号角,到那时,他们能够携家人一同,共赏烂漫春光!

(责任编辑:张东霞)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