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房山:他们,筑牢社区疫情“防火墙”

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0-04-09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燕山地区东风街道东流水社区积极行动、迅速响应,全力加强基层防控疫情,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织密疫情防控网络。网格员变防控员,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发挥社区干部、志愿者作用……筑牢社区疫情“防火墙”。

  社区主任党支部书记隗功霞疫情爆发以来她就每天都忙个不停,工作到凌晨是常态,有时甚至整夜都得不到休息。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她除了统筹所有工作分配,同时在入户排查、场所消毒、人员隔离工作中,都是冲在队伍的最前头。

  除了疫情防控工作,她认为最困难的还有宣传工作。因为她发现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年轻人因为通讯便捷,通过手机等方式了解到新冠肺炎的可怕,所以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都很支持。老同志却不一样,她们接受信息少,不知道什么是新冠肺炎,对疫情防控工作很抗拒。于是她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了许多宣传方法,把疫情的危害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说清楚,把道理讲明白。通过不断加大宣传引导,如今生活区里面已经看不见不戴口罩四处聚集的情况了。

  小区进出口往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东流水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张国华自疫情爆发以来他每天都坚守在社区服务站无一缺岗,坚持在服务站做到逢车必登、逢人必检,为辖区内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你好,请问你们单位今天有外来返京人员吗?隔离人员的体温正常吗?”这是隗晓倩每天都要重复的话,她主要负责数据的统计汇报工作,为了确保登记社区返京人员信息准确,她每天都要和工业区的6个单位进行联系,了解他们的返京人员情况和隔离情况,将统计上来的数据汇总后反馈给上级部门的同事。并督促企业的联系人要求新返京隔离人员通过“手机自助查询近期行程操作”,用来排除湖北及路过湖北人员情况。还用扫二维码进入“京心相互程序”以备街道全面撑握辖区内隔离人员情况。社区内出现的外地返京人员,她每次都主动与其他同事前往返京人员的住地登记相关信息,盯瞩他们按照《居家观察告知书》上的要求,做好为期14天的隔离准备。她通过微信、手机等方式耐心的与他们谈心,消除他们的焦虑情绪,让他们安心地、踏实地渡过隔离期。

  社区委员安晓雪每天穿梭在社区网格中,张贴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疫情防控知识”、居民出行规范等各种宣传材料,摸排网格中各类人员的信息。除完成好社区值守任务之外,还承担了街道、企业、个人捐赠物资的登记、发放工作,及时了解社区服务站志愿者的物资需求,保障物资及时到位。

  石卓,现任东流水社区委员,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担负起了社区内返京人员服务登记及各类安全防控工作。每当有新返京人员回到社区,他都会第一时间进行入户登记并进行政策宣传,并且还要对社区内正在隔离人员进行走访,提供生活上的如垃圾消纳、送快递等日常服务。同时还要对社区内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进行日常的巡查工作。

  东流水社区委员许红艳,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一位单亲妈妈。她父母年纪大了,平时都是自己照顾孩子。小许在社区主要负责老龄和残疾人口,她一直心系着社区老年人和残疾人。社区工作压力非常大,除了做好排查所有人、每天对外来人员房屋进行消毒、填报数据、办理出入证、轮流在社区综合服务站进行执勤外,每天小许都要抽工作的空闲时间或者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过去看望、询问老人有什么需要,看看老人是否健康,解决老人们的各种需求,比如给90岁高龄的老人王凤兰送口罩并叮嘱老人出门要注意防护,没事少出门,帮助独居老人联系换煤气等等。

  为确保消杀工作无死角,按照任务分工,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毕坤带领着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一方面对小区居民群众进行提前通知,告知居民群众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尽量消除消杀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组织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的同志手提便携式消杀喷雾器,对辖区各小区和死角盲区进行全面消杀。消杀现场白烟阵阵,但是却给辖区居民无限的心理安慰。

  社区是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基础,是防疫的第一道防线。在位于城市最基础的单元里,他们手握体温枪在社区服务站一守就是10几甚至20几个小时;消杀喷雾设备穿梭在大街小巷;为隔离户送去新鲜蔬菜……当人们都守在温暖的家中时,他们每天在社区中“逆行”,在服务站一次次劝阻过往的车辆和人群,排查可疑情况,在城市的寒风中坚守,为社区居民把守健康大门。面对社区上千群众,他们没有退缩,毅然选择了坚守。一个人的努力不足以照亮前路,一群人的坚守才能迎来春天。

  (责任编辑:姚瑞文)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