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0-04-10防疫工作开始后,体育馆路街道积极推进复工复产,防疫和优化营商环境两手抓,取得了积极成效。辖区各文创园结合自身特点,摸排走访,成立“爱心车队”,建立自查小组,减免小微企业的租金、为企业提供消毒物资、错时上下班……园区管理方采取各项措施,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坚实保障。
德必天坛WE园区
疫情发生后,德必天坛WE”园区第一时间成立园区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对园区采取封闭措施,紧急开发上线ICS防疫助手“电子通行证”,实现无接触智能化出入管理,配合运用三大运营商查询个人轨迹服务、北京市“健康宝”小程序,对入园人员进行严格的身份查询,将隐患排除在外。
园区一线工作人员是防疫的第一道大坝。为有效降低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园区所有工作人员统一进行岗前防疫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复工。园区还组织“爱心车队”,召集有私家车的员工义务搭载其他同事上下班,减少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此外,在全园区内给与停车费用折扣,倡导大家采用私家车等更为安全的出行方式。
疫情期间,德必园区本着“疫情防控不能松,复工复产要行动”的原则,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复工前室内消毒和复工期间每日消毒等服务,并提供专业的消毒知识和防疫知识培训,同时帮助企业对接防疫物资渠道;另一方面,园区积极收集各类企业扶持政策汇编汇总,上门为企业讲解政策对接服务,尽最大所能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咏园
从1月25日起,咏园就已实施疫情防控专项方案,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疫措施:对园区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试;每日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做好返京人员行程及健康情况登记等,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园区的安全有序运营。
同时,在疫情发展前期,咏园还针对入驻企业及非遗传承人的2月份租金给予50%的减免,与入驻企业一起共克时艰。
据了解,咏园入驻企业共有23家,目前复工企业达到18家。为了保障园区企业和职工的安全,咏园严把疫情排查关、体温检测关、日常消毒关和防疫物资保障关。在做好基础防疫工作的同时,为了保障园区“柚子胡同”共享办公区内的员工工作区域达到标准,咏园还将会议室提供给企业进行使用,保障企业能够正常进行复工。
红桥文创园
作为地区入驻企业数较多的园区,在疫情期间,红桥文创园做实做细各项防疫工作,在前期园区克服了工作人员少的情况,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前后进行了三次摸排,掌握企业人数和离返京人员情况,建立清晰台账。对园区进行封闭式管理,对入驻企业的员工进行编号并发放出入证。
在疫情期间,街道实行“双楼长”制度,红桥文创园物业经理张燕也成为了园区方的楼长,为了能够让入驻企业更加充分了解防疫政策,她时常和街道方楼长一起对企业进行宣传。她说:“这次的双楼长制也帮了我们大忙,可以随时了解相关的政策,及时帮助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前期,红桥文创园对园区内符合标准的中小微企业进行租金减免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最近,随着企业逐渐复工复产,园区工作人员在严格执行各项防疫工作的同时,也会挨个到企业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助力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天坛体育文化中心
当大家走进园区,需要经过体温检测、登记、出示健康码等一项项规范的防疫操作流程。而在园区和楼宇中,防疫海报和防疫标识随处可见,带给人很大的安全感。
虽然复工的企业不多,但是园区的防疫工作丝毫没有懈怠,建立常态消毒机制,每天分三次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每天中午,工作人员还会再次对园区的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进行体温检测,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
同时为了避免园区内人员聚集,天坛体育文化中心还设置了错时上下班的管理制度,而这种方式也得到了园区多家企业的认可。
(责任编辑:姚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