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0-04-15东经路19号院是供销合作总社的家属楼,位于先农坛社区。王滨是先农坛社区第六党支部书记,老伴儿唐静是东经路19号院家委会主任,也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夫妻俩值守在防疫一线,携手共肩共战疫情,“疫”路同行保护家园。
1月25日,大年初一一早,王滨第一个将《抗击疫情决心书》递交到先农坛社区党委。从那天起,王滨和唐静积极发动东经路19号院的社区党员、在职党员、楼门院长及热心志愿者轮流值守,成为了东经路19号院的“守门人”。
王滨和唐静将社区党委传达的市区防疫政策和防控工作要求刻在心里,带领东经路19号院的群众党员落实在行动上。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积极参与排班值守,将东经路19号院打造成了“铜墙铁壁”,成为了天桥街道第一批落实封闭管理的小区之一。
退休的老两口凭借着一股认真负责的干劲儿,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东经路19号院的每一项防控措施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争做管理最严格、流程最规范的小区。
王滨将最新的防控政策和科学防疫知识一字一句地书写在小区的黑板上,引导居民增强自我防范的意识。唐静因为劳累,血压一度偏低,她瞒着大家,坚持工作,帮助困难居民领取快递件,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为小区居民发放出入证。
他们带领大家开展楼内院内消杀、检查进出小区人员的出入证、严格测量进出小区人员体温……
环境消杀不是小事儿,院落、楼道的每一个角落都不能遗漏,绝不留死角,一天几次都不嫌多!这样居民心里才踏实!
王滨得知东经路19号院有户居民,3月18日将从英国探亲结束回到北京。因为居民年龄刚刚超过70岁,便想要居家隔离。当时境外的疫情形势极不乐观,周边群众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情绪,王滨和唐静充分发挥对院内居民熟悉的优势,主动配合社区多次和这位居民进行电话沟通,帮助其分析风险隐患,积极劝说引导她集中隔离。经过反复多次做思想工作,这位居民最终表示理解配合,并同意采取集中隔离的措施。
王滨和唐静还是不放心,直到深夜12点接到那位居民从隔离酒店打来的电话,才彻底松了一口气。他们凭借着一股子韧劲儿,将东经路19号院守护成了“一方净土”。
3月15日是王滨的生日。生日当天,他像往常一样,和志愿者们在东经路19号院卡口度过了自己的67岁生日,一盒方便面是他的长寿面。那时的他已连续在防疫一线奋斗了51天,为了19号院162户家庭的安全,他最疼爱的两个小孙子也只能来站点给爷爷祝寿。
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像王滨和唐静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默默无闻,不计回报,助力街道、社区实现自治自管,搭建居民与社区之间的桥梁,将“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院”的理念深入人心,筑牢疫情防控社区安全网。
(责任编辑:姚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