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朝阳区文明办
时间:2020-04-16——记孙河地区本土书画爱好者刘艳清
初冬,京城的天气微冷,但走进位于康营家园一社区一楼的画室,里面却温暖如春。看着一大屋子的人,都在认真地绘画,记者轻声问,“这里哪位是刘艳清老师?”话音刚落,一位面容和蔼的女士朝记者笑了笑,“我就是刘艳清。”因为采访前记者跟刘艳清通过了电话,一番介绍后,也就没有了陌生感。虽然只是几分钟的介绍,透过她淡淡的笑意、谦和的表情和朴实的话语,记者似乎找到了她在这里受到学员爱戴的原因了。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刘艳清生于1969年,她是朝阳区崔各庄乡东营村人,后嫁到孙河康营村,就成了康营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就对绘画感兴趣了。记得有一次美术课,她画的天安门城楼让老师夸奖不已,从那时起,她对画画的兴趣日渐浓厚,从此就跟绘画有了不解之缘。小学毕业后她就读草场地中学。在刘艳清学画的启蒙阶段,有个人至关重要,就是她的表哥李志刚,他是美院毕业生,现在是雕漆传人。最初他给她许多绘画资料,教她基本知识和技法,让她着重练习白描,并以山水画为开端,她就在课余时间经常练习画画。初中毕业后她考上职高,学习幼师专业。这期间她系统地学习了绘画理论和技法,而且也从山水画转到画写意花鸟。职高毕业后,她在东郊首饰厂工作了6年,在工作期间,她继续在绘画领域不断探索,还进修报考上了工艺美术师助理。从1997年到2009年,在北京匹比包装箱厂的美术组工作了13年。在这期间,她把追求绘画事业跟本职工作相结合,在全局构图的技巧上有所提高,同时还学会了电脑平面设计,这对她今后的创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康营拆迁后,由于家庭缘故没有再继续工作,她有了更多的业余时间,以前的绘画的爱好就重新捡起,于是就参加了当时在康营家园的邻里组织的绘画班,在这里初识了许多绘画爱好者,他们后来也成了书画班的最初骨干。2014年,对于刘艳清来说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在当时任副书记的李国荣同志的帮助下和社区党委的支持下,康营一社区成立了诗书画协会,刘艳清来到协会一边积极辅导学员学习,一边自己勤勉绘画。2015年,社区聘请望京家园的边凤斌老师每周五前来教写意花鸟课,刘艳清在边老师的精心传授下,绘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经过了多年的绘画实践,刘艳清选择了以画花鸟写意为创作方向,用她的话说,花鸟写意很适合女人笔调细腻的特点。她的花鸟作品,意象独具,构图隽永,墨彩浓淡得宜,体现了他简约凝练的美学理念。她的《富贵图》墨彩渲染的很独到,让牡丹的国色呼之欲出,两只蝴蝶掠过花丛,象征美好和谐的生活。她的《和谐》画作,表现了她善于用墨的特点,只是略加点染,荷花的情态便逼真的现于眼前。她的《吉利图》将红红的荔枝与两只雏鸡相映衬,寓意也十分独到。这些作品都是刘艳清参加孙河地区春节书画下乡活动时送出的画作。她的《群力创卫 百花齐放 美丽孙河》,用绚烂的色彩和细腻的描画,表现了她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也见证了她日臻成熟的绘画功力。她的《奶奶 咱家也有电梯了》用形象的构图,展现了社区崭新的生活面貌。作品构图精致,用彩简约,表现了幸福家园,和谐社区的美好画面。这些作品不仅构图唯美精致,而且色彩都恰到好处,淡雅脱俗。用彩简约,意蕴含蓄是他花鸟作品的一个显著的特点。虽然没有那么多的渲染铺陈,但寥寥几笔已经神意抵达,这让他的花鸟画有了一种简约空灵之美。但简约绝不是简单,他在构思花鸟画时,总是匠心独运,把他的唯美和凝练的画风寄予其上,这样,才使他的花鸟画没有了尘俗之累,而显得清丽脱俗。她多次参加各种绘画展出,曾获2018年朝阳区农村地区优秀文化作品奖。在取得进步的同时,刘艳清没有骄傲,而是更加刻苦勤勉,继续走在绘画创作的道路上。她不仅用心提高自身的艺术修为,还满腔热忱辅导画室学员习画。在采访中,刘艳清表达了对一社区党委的感谢之情,她说,画室之所以有今天,离不开康营一社区党委和居委会对画室的大力支持,他们一直为绘画班提供学习用具,并且每年会组织各种画展,这些都为画室能够长期开展活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如今,刘艳清和全体书画班成员满怀信心和希望走在绘画艺术的道路上,用丹青和墨彩抒写着自己的艺术人生。
(责任编辑:姚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