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0-04-23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房山区西潞街道苏庄三里社区的老兵们闻令而动,成立“老兵新传”退役军人服务队,主动加入社区防控工作。以最朴实、最坚定、最无畏的实际行动在大考中交出自己的答卷,展现老兵风采。
“这个时候我不能退缩,必须要往前冲!”
63岁的李伟虽然已经退役多年,但军人身上的那股子韧劲始终未减半分。看到社区干部们与疫情较量对垒时,他与爱人李淑珍一起来到防控力量较为薄弱的小佳世苑服务站,协同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一起严查出入小区人员、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提供服务。
每次送快递、外卖时,他都捡最沉的拿,他总是笑着说:“我虽然上了年纪,可体质还是不错的,社区的干部每天站岗已经够累了,我干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还是可以的!”看到干部们值勤时喝水不方便,他便每天烧热水带到卡口上,天气寒冷时,还熬煮姜糖水、银耳羹为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们驱寒。
李伟常说:“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每个党员义不容辞的义务,这个时候我不能退缩,必须要往前冲!”在他和爱人的带动下,身为在职党员的儿子李岩捷每次休息回来时,也都会前往服务站上岗值勤。李伟笑称:“妈妈下岗,儿子上岗!”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可李伟和他的家人却始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退役军人和党员的责任担当。
“相比起我们小家,咱们社区更需要人”
67岁的老兵韩镇银自社区发出号召起,就第一个响应,参加服务站值勤值守,每天准时准点,认真开展工作。后来他的儿媳妇生了二胎,他和老伴儿要一起照顾儿媳妇和家里的两个孩子,就和组织上请了假。可没过几天他又回来了,社区干部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就回来上岗了,他说:“现在疫情这么严重,相比起我们小家,咱们社区更需要人,家里边儿我们也都已经商量好了,我老伴儿照顾她们娘儿仨,我站几个小时岗回去再回去帮忙也没问题!要不然我心里也不踏实!”
“身为一名退役军人,国家有难时就应该冲锋在前”
老兵程志勇曾经历过14天的居家医学观察,隔离期满后,他就第一时间报名到服务站上岗值勤,他说:“身为一名退役军人,国家有难时就应该冲锋在前。虽然我不能去湖北支援,但也希望能为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大风天气来袭的那天,程志勇原本在自己家的店铺里上班,看见狂风大作,就惦记起服务站的同志们。他马上关了店门开车赶了回来,帮助社区干部们剪防雨布、拆帐篷。即便狂风大作,他也没有后退半步。他说:“刚进小区就看到干部们正在奋力的拆卸帐篷,我也没多想停好车就跑了过去,只是一心想着能帮上忙就好。”其实,这种“不自觉”就正是他刻在骨子里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
每天下了夜班后就来站岗值勤
老兵崔宝全因工作需要,经常上夜班。从防疫开始到现在,他每天下夜班后,都要从六里桥赶回社区,到服务站站岗值勤,从没因上夜班身体顶不住劲就请假。他对待工作认真仔细,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检查到位。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他耐心劝解;有非本社区居民要进入小区采购,他就给商户打电话帮着联系;遇到返京人员,他就详细讲解返京人员登记程序。
“我中午站会儿岗,让社区工作人员吃上饭”
老兵王征不光自己上岗值勤,还自购水果、饮用水给干部们送去缓解疲劳。为了让社区干部们能按时吃饭,他就将自己的上岗时间调换到中午,让社区干部们能踏实吃顿热乎饭,自己到下岗时间了再回家吃饭。王征说:“疫情面前,我看到了大家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力量。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携手战胜病毒,迎来充满生机的春天。”
“不管到何时,咱永远都是党的合格兵!”
老兵高建勇每天早上8点准时到岗到位,在服务站口为出入小区的人员测量体温、查看出入证、检查车辆后备箱,工作起来一丝不苟、尽心尽力。他在小佳世苑社区居住了10多年,对于小区的常住人口较为熟悉,每当看到生面孔或不认识的人员要进入小区时,他都会格外留意,将人拦截下来仔细核查。他总说:“身为一名退役军人,不管到哪里,不管到何时,咱永远都是党的合格兵!”
疫情防控是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必须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社区的退役军人们在这场疫情战役中,展现了军人的硬核担当和过硬作风,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注入了军人之魂。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