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0-04-23“有一种痕迹,叫‘疫痕’,它烙印在战疫者的脸上,啃噬在你我心间。条条道道,嵌入肌骨……”这些“疫痕”不只出现在医护人员的面庞上,它还出现在许许多多“陶然战疫者”的脸上,让我们一起走近“那些镌刻在脸上的美丽故事”。
援驰武汉51日,天使凯旋
还记得之前去武汉疫线支援的健宫医院“小分队”吗?近日,他们已经平安凯旋归来。在武汉支援的日子里,他们的脸上也留下了属于他们的最美“疫痕”。
51天隔离服下的日夜奋战,51天重症医学科里的生死坚守,北京市健宫医院赴鄂医疗队队员没有休息过一天,但这一切付出都没有白费,他们终于圆满完成使命,凯旋而归!
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逆行而上的勇敢与决心。疫情之下,在被认为最危险的地方,他们,是不容出错的“战士”,他们,是病人们心中的“天使”,他们更是心怀使命的最美“逆行者”!
应到五人,实到五人!欢迎回家!
报名下社区,勇于担当
“疫情突发,祖国召唤,义不容辞;疫线集结,勇敢举手,应战的呐喊划破阴霾的夜空。战时用我,用我必胜。”这是区税务局下沉红土店社区的支援干部赵红程在自己创作的诗歌中提到的,正如提到的那样,疫情发生时,她和张剑、王国强等同事在第一时间“举手”下沉社区。在社区,他们始终如一,坚守岗位,使命必达,脸颊上也留下了“最美印记”。
从2月3日起,赵红程就一直坚守在社区工作一线。2月17日,她来到陶然亭街道红土店社区,帮助红土店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由于对消毒隔离方面的事情比较了解,她渐渐成了大家口中的“消毒隔离教员”。大家经常询问她一些防护、消毒知识,她都耐心解答。慢慢地,赵红程发现需要了解这些知识的人越来越多,她便开始注意收集大家的问题,然后进行汇总整理。她把其他朋友绘制的“消毒知识图”拿来学习,并将里面介绍的“立体消毒”和“平面消毒”等知识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理解消毒知识。
张剑和赵红程都是退伍军人,说起此次义无反顾参与社区值守来,张剑总说,“我们从当兵的第一天起就学会了担当,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王国强今年57岁,是第一批区派干部中年龄较大的一位。值守时,他坚持能多站会就多站会,他总说,“我多站会,街道、社区的同志就能多休息一会儿,他们最辛苦!”
工作12小时,守关护航
张晓明加入中海物业一年多了,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承担米市社区中信沁园南门的门岗执勤工作。这份工作看上去简单,但口罩下也有别人看不见的辛苦。
每天早上8点开始上班,一直到晚上8点下班,在这12个小时的工作当中,张晓明需要一直戴着口罩上岗。中途只有吃饭的时候才能坐下、摘下口罩好好休息下。面对进进出出的行人,张晓明和其他一起执勤的工作人员丝毫不敢懈怠,严格落实街道、社区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加强进出人员的管控。
测温、查看出入证,严格落实返京人员信息登记工作,将信息台账报备社区……张晓明和其他工作人员一直重复着这些工作流程,长时间佩戴口罩工作,他们的脸上都留下了压痕,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认真工作的态度,反而更加有动力。
对于居家隔离观察期出门不便的业主,张晓明和其他中海物业的同事们还为其提供帮忙采购、送货上门的服务,他们一直尽心尽力保障好业主的生活。
在地区,还有许许多多像张晓明这样的物业保安人员,他们坚持奋斗在一线,严格把控好进出关口,核实返京人员信息。虽然现在,我们记不清他们的样貌,但是知道,他们都有一颗“让社区安全、让业主安心”的心。
每天派送700件,服务到家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壹瓶小区发条物业工作人员便放弃了春节回家的机会,始终奋斗在一线防控工作中。孙国才便是这些坚守岗位、不惧风险的物业工作人员中的一位。
孙国才是壹瓶小区发条物业的一位保安人员,为防止小区以外人员进入小区,保障小区安全,孙国才和同事们主动承担了小区送快递的服务,每天派送快递700多件,从上午派送到晚上,直至将快递全部送到业主手里。
由于每天长时间佩戴口罩,孙国才的耳朵被勒伤,外套也被每天消毒的84消毒液腐蚀地褪了色,他从不抱怨。一次,看到小区里的物业工作人员都很辛苦,一位业主特意为他们送来一箱水果,这让孙国才和同事们感动不已,“得到业主的认可,使我们更有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小区有我们在,请业主们放心!”
每天,除了门岗执勤、为居民送快递上门,他们还负责小区里的垃圾清运、环境消杀等工作。为防止消毒覆盖面存死角、消毒不到位的现象出现,发条物业保洁员们需要背着重达20斤的消杀桶、穿着笨重的防护服奔走在小区的各个角落。时间长了,手臂和肩膀上被磨出鲜红的印记。“我们会更加努力,守护业主平安。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