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房山区:逆行在隔离观察点的排头兵

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0-04-29

  1978年出生的贾建伟,是房山区人防办综合科人防培训中心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也是一名有着五年从军生涯、二十年党龄的人防人。平日里他常对同事们说,他喜欢现在工作的地方,看到它就会不自然的联想到部队的番号,就会浑身充满军人的斗志。庚子鼠年肆虐的新冠疫情,这名老兵发扬着军人“退伍不褪色,若有战,召必回”的精神,践行着“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人防使命,成为了逆行在我区首个隔离观察点的排头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坚守着初心和使命。

  紧急授命,全力攻坚

  2020年2月14日,根据区疫情防控小组的紧急部署,区人防培训中心被确定为区首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接收的准备工作必须要在48小时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接到办领导部署的任务后,贾建伟带领后勤人员快速熟悉工作内容和流程,快速制定出“平战转换作战图”,将人员分成4组展开攻坚战。对54间隔离住宿房间进行无死角消毒、更换床单被罩、配备生活用品、消毒用品;发放人防、消防、卫生防疫等安全防护手册。按照防疫要求,封闭主要楼层的出入口,确定两个进出口。这是阻断疫情传播有效之举,丝毫不能马虎。经过不眠不休的40几个小时,贾建伟带领12人小分队提前完成了接收的各项准备工作,顺利通过了区疫情防控组验收。当大家惊诧人防人的速度时,当大家得知是一名曾经的武警人带队时,这个攻坚克难的小分队得到的是赞许的目光。

  主动请命 护卫大家

  刚过不惑之年的贾建伟,是一个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父母年迈,两个孩子需要人照顾,小女儿刚满3岁,妻子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特殊时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更需要男人的护佑。当小家与大家都需要这个男人时,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逆行,与一向善解人意的妻子沟通后,主动向办领导请命,24小时驻守在观察点。他说:我是一名军人,国有难,不冲在前面心会不安。告别父母妻儿,他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协调疫情防控、安全、医疗、值班值守、后勤服务保障等各方面工作,就像一只不只疲倦的陀螺旋转在观察点的各个角落,确保了观察点各项工作有序进行。隔离观察点工作没有时间点儿,白天、深夜、凌晨,隔离点工作24小时不停歇。只要有观察人员送达,贾建伟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他连续值守56天,累计在岗工作时间超过670小时,截止目前隔离观察点累计接收医学观察人员167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多达50多余件。在此期间,贾建伟的亲叔叔不幸离世,他忍痛没有请假离开岗位,他说:隔离点或多或少存在不安全因素,我熟悉了这里的一切,更有利工作。正是贾建伟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责任担当,成就了区首个隔离点的安全有序运转。

  严格管理,安全至上

  疫情面前,作为观察点后勤保障组的负责人,他始终不忘领导嘱托和工作职责,在对后勤保障和卫生防疫方面表现出了党员应有的担当和奋不顾身向前冲的军人气魄。

  积极协调防疫用品供应,全力保障防疫措施到位、物资供应充足;严格落实上级下发的防控疫情措施,带头组织学习各项防疫规定,每天坚持两次对后勤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全力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加强门卫履职尽责,严禁内部人员外出,禁止无关人员进出观察点;每周一召开一次小组会,总结上一周的工作情况,安排下周各项工作,并严格要求小组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定期组织执勤人员进行医疗防护、消防安全培训,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安排做好观察点内消毒工作,责任到人,每日两次重点对污染区、半污染区、医疗垃圾进行全面消毒,确保疫情防控全方位、无死角; 协调接待政府职能部门的检查指导,协助管片民警、消防、卫生等各部门完成隔离点内各项安全举措。正是有这些细而又细,严而又严的措施,有力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不辱使命,暖心服务

  隔离观察点设立初期,一切都处于适应磨合阶段,贾建伟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2小时以上,既履行基本的后勤职责,又负责协调组织、排查风险和化解矛盾。可以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3月18日凌晨2:25,一名刚被送到观察点的隔离对象,因不满送达车辆工作人员的态度,导致情绪激动,不愿下车,送达人员经过长时间交涉也没有起到缓解作用。贾建伟见状,迅速做好防护措施,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经过他的劝和,观察人员终于缓和了情绪,同意进入了房间。一切安排妥当后,这时已经凌晨4点钟了。

  在接收的医学观察人员中,有斯里兰卡人、瑞典华人、有70多岁的老人、有孕妇和3岁的儿童,每个人的脾气性格大相径庭,日常生活需求多种多样,贾建伟竭尽全力为观察人员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成为集中隔离观察人员可依靠、可信赖的“家人”。

  “真是太感谢您了!非常感谢您在这14天里对我们一家的关照,同时也感谢人防办的同志对疫情的严格管理,感谢我们国家,感谢房山区政府,我为我是中国人自豪,我为我的祖国骄傲!”这是一名妈妈在解除隔离时,对贾建伟说的。这是一位孕妇妈妈,来隔离点的时候带着2个小孩,一个3岁,一个6岁。为确保孕妇和小孩的安全,贾建伟不仅联系驻点的医护人员为孕妇及时进行了检查,疏导孕妇情绪,同时关注孕妇和孩子的需求。当得知孕妇吃不了统一的盒饭时,立即协调送餐公司,在不超出标准餐费的情况下,合理安排伙食,解决了孕妇及儿童的就餐问题。

  观察点曾接收过一名外籍人,语言沟通不畅,他耐心与其沟通,尽可能满足他的需求。饮食上外籍人不习惯吃盒饭,贾建伟及时与送餐单位沟通,满足他在一日三餐上的所有需求。还有一些观察人员需要充电器、耳机等物品,但来不及外出购买,贾建伟就主动拿出自己的供观察人员使用。这样暖心的服务在他身上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对于接收的每一名观察人员,贾建伟都会悉知他们在生活、饮食方面的习惯。他经常会对组员说:“来这里接受观察的人员,可能都会有些许情绪或诸多要求,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满足他们在这里的所有需求,让他们在这14天里,就如同在家中一样,对于他们提出的要求,我们要及时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

  工作人员的对讲中,经常会听到“后勤组、后勤组”“贾科长、贾科长”的呼叫,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回复,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贾科长,我410的,垃圾袋用完了,能给我送几个吗?”“好的,收到,马上送。”“贾科长,我505的,午饭不要主食。”“好的,收到。”“贾科长,我304的,快递的牛奶到了,麻烦您给送一下。”“好的,马上送。”....贾建伟的手机里储存着每个观察人员的手机号码,手机铃声不分时刻的响起,屏幕上不断弹出的信息,观察人员的每一个需求,工作群里的一条条提醒,那些原本对不上名字的模糊面孔,渐渐变得熟悉、鲜活。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面对疫情防控和后勤保障重任,贾建伟同志枕戈待旦、严阵以待,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与担当,以一名军人的无畏与坚定,以一名人防人敢打硬仗的精神,在大考中交出了自己合格的答卷,成为了逆行在隔离观察点的排头兵。

(责任编辑:张东霞)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