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0-05-13一场疫情,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一个个80后的社区工作者,他们冲锋在前,用爱守护,筑牢社区的“防疫墙”。相对于“70后”他们更有活力,相对于“90后”他们更有经验。在燕山地区迎风街道迎风五里社区居委会,有7名80后社工,人数超过了一半,他们抗击疫情有热忱,有作为,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明天有雨,注意防寒保暖”
曹倩是迎风五里社区副主任,她办事干净利落,在防控工作中更是雷厉风行但又不失细心。她的孩子才6岁,疫情爆发以来,她把儿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她奔上防控一线,为了孩子安全她一直没敢也没有时间去看望。除了检测口值勤,排班表也是她负责的,看似简单的工作却任务繁重。要考虑到每个执勤人员的背后家庭情况,哪些人需要特殊照顾,例如哺乳期和住得远的尽量不安排早晚班,单亲家庭要给孩子做饭的尽量错开中午班。在人员分配上需要有经验与没经验的人员搭配,男同志安排在晚班,下沉人员经常变动要及时更新,错开其平时上班时间等等方面。虽然不能每人都完全照顾,但她每个细节都会想到,并保证每位执勤同志轮班时得到休息,劳逸结合。每当天气有变化,她都会在工作群提醒大家“明天有雨,大家注意防寒保暖”,总会叮嘱大家有困难及时说,她的体贴周到让每个人都心生暖意。
“请保持一米距离”
陈松是迎风五里社区工作者中的唯一一位男士,他是风之盾队伍的负责人,作为男同志他担起了更多需要体力和劳力的任务。他是防疫物资的搬运主力,也是检测口设施设备的维护人员,同时他也负责巡视防控工作。在执勤的空余时间,他每天都会在辖区巡视,一旦发现情况立刻做应急处理并上报。在疫情形势严峻时,他也没有忽略商铺走访,挨家挨户的巡查,摘门帘,贴一米线,消防安全……长此以往、从不间断的每日巡视探访,让人流量大的菜市场和商铺,始终保持着大家在一米线外井然有序的采购物品。他总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请保持一米距离”,这句话阻断了病菌传播,筑起了坚固围墙。
“您好,请出示出入证和身份证”
薛春花是迎风五里社区五巷东口值勤检测口的主要负责人,除了执勤时为行人测温、“三问”、查三证等日常工作外,还要做人员统筹和分配,她每次都是最早一个到岗,最晚一个吃饭。“您好,请出示出入证和身份证”,这句话她比每个人说的次数都要多,因为她在这里呆的时间最长,由于居民总是忘记出示身份证,她都会一并提醒。不论是不是轮到她执勤,总能看到她忙前忙后的身影。她默默的付出,勤勤恳恳的工作,家里的小闺女才4岁,见面的时间却屈指可数。伴随着复工复产的返京高峰,这里车流量和人流量日益增多,执勤人员也越来越忙碌,大家都说只要看到她在,心里就踏实。
“这是你们今天的口罩和手套”
刘杰是迎风五里社区防控物资调配负责人,辖区共有两个检测口,每天有四个执勤时间段。每个岗口每个时段有多少人,需要多少份饭,多少口罩和手套,酒精、湿纸巾、体温枪、护目镜、出入证、登记空表等物资的及时补充。这些看似小事,却一个细节都不能少。她每天将从街道领回来的物资做着合理分配后送到检测口,检测口的值班组长每次收到的都是整齐包好的物资,上面写着日期和数量,让人一目了然,分发组员也能简单快捷,迅速投入到一线工作中。防控“逆行者”们的安全保障,缺少不了她在背后的默默付出,她既是后勤保障人员,也是一位“二胎”哺乳妈妈,疫情面前,她把对家庭和孩子的爱埋在心里,把对居民的爱布满社区。
“请问您什么时候返京”
温静是迎风五里社区联防联控、返京人员统计的主要负责人。不论白天黑夜,工作群里最活跃的都是她,工作文件,防控通知,居家隔离和解除人员信息,以及最新政策和临时通知,都能及时发到群里。现在返京人员越来越多,她也越来越忙碌。每当有人员要返京,都是她第一时间联系,再分配给负责各自网格的联络员。每个返京人员的详细信息,她不止记入台账,也记入在心,每当有同事询问工作,她都能详细的耐心解答,并及时提醒。这些工作大部分都是她舍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牺牲了陪伴3岁孩子的时间完成的。即便晚上12点问她问题,她也能及时回复。疫情期间,这样的忙碌日复一日,但从不曾听到她一句抱怨,听到的都是她的耐心解答,看到的始终是她的微笑。
“让我去,我马上到”
闫锟是迎风五里社区司法和档案的负责人,她是社区三位哺乳妈妈之一。她的日常工作除了检测口值勤,还要处理接诉即办和疫情档案。对于一些疫情期间打“12345”投诉的人,她都会去耐心的化解矛盾,减轻了怨气,给投诉的人一个满意答复,也更加理解社区工作。疫情档案整理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平日收集上来的材料和各口同事交的资料,整理起来晚上加班到7点多已是稀松平常。她距离居委会住的最近,有紧急工作时,她都会冲在最前面,群里一发通知,她立刻回复“让我去,我马上到”,便赶紧穿上外套出门了。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言出必行,确保了社区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她是一个平凡的母亲,却做着不平凡的事。
“请接收一下今天的信息”
周盟是迎风五里社区防控宣传和数据录入的负责人,她是社区年龄最小的哺乳妈妈。她每天用体力执勤,用脑力写信息,记录下辖区共同战疫的宝贵资料。她拿起“笔杆子”深入挖掘动人事迹和鲜活事例,和疫情期间中心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讲好迎风战“疫”故事,撰写有温度、有人情味的“暖信息”,将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报送到街道。她用“笔杆子”当“利剑”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检测口的出入证办理和居民登记相关表格,她会及时录入电脑,为精准抗疫提供数据保障,确保社区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她住的最远,孩子最小,却没能阻挡她一片火热的战“疫”之心,“不论战役会持续多久,我都一定会坚守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
迎风五里社区7位“80后”同志共同许下誓言:作为一名社工,我们必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危急时刻,群众需要我,我们就要“顶上去”,用我们最大的能力为群众铸成一面铜墙铁壁。疫情不灭,我们不退。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