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0-05-13疫情防控阻击战开展以来,燕山地区星城街道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指示精神以及市、区和燕山地区工委决策部署,反应迅速、领导有力,积极发动干部群众深入一线开展工作。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安全员、环保员、流管员、禁毒员、治防员(简称“五员”人员)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不论身份和职位,不计报酬,不讲条件,以饱满的热情和姿态最先投入战斗,以最强的业务素质,最核心的战斗团队,会同广大党员干部一起,筑牢星城疫情防控“桥头堡”,成为疫情防控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他们是疫情防控组织动员的“排头兵”
1月25日下午3点,大年初一,街道按照上级要求,2个小时之内要对辖区主要出入口进行管控。按照春节禁放工作安排,街道安全员、环保员、流管员、禁毒员这支队伍于前一天已经24小时在岗值守和巡逻。但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按照应急响应,他们拭去昨日的疲惫,舍弃节日的团聚,迅速到街道指定地点集结,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他们认真落实街道领导的精心安排和部署,从设置交通路障、安装警示标识、搬运办公设备、配备防护设施,到配强第一批值守人员,登记核查正式运行,如期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命安全“守护线”。战“疫”,他们最先站在了前方、挺在了一线。
他们是疫情筛查检测口的得力“哨兵”
街道服务站点是星城地区的第一道防线,所有进入辖区的车辆拦截,人员的测温、询问、登记、复查、宣传、上报等工作,全在服务站点进行。这些平时被街道领导亲切称呼为“综治小伙”“女汉子”的普通职员,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加上有着丰富的职业素养,他们很快就进入角色,24小时,5个班组轮换,每个班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平均年龄28岁,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是街道四分之一的防控力量,白天全天在岗,下半夜是服务站点值守主力,被亲切称为“迎来日出的人”。由于街道的干部还要承担其它工作,经常有突然被抽调的情况,他们还得“连轴转”,有的正在会同消防监督员开展疫情期间防火检查,有的会同派出所在企业商门店核查群聚情况,有的会同物业人员检查消毒情况,有的在“破五”、元宵节禁放岗位巡逻,有的刚脱下反光背心临时休息……都可能会随时被临时转岗去应急支援。他们始终保持严防死守的工作姿态,用初心守护群众生命安全,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保障。
他们是疫情排查筛查“标兵”
战“疫”关头,疫情就是命令。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们利用自己的平日技能优势,迅速变通转型,深挖细掘,刻苦钻研,按照街道工委指示,从设施管理、定时巡检、交通分流,到微笑服务、文明用语、深度询问、登记造册、宣传引导等诸多方面,建章立制,优化流程。街道成立25年来第一次对辖区实施的外围服务站管控工作,他们逐步程序化、精细化、痕迹化和规范化,吸引其它兄弟街道前来交流借鉴。房山区区委督查组的同志来到街道,用“房山区乡镇街道里少有的规范化站点”予以肯定。他们发扬优良作风、发挥标杆作用,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标兵”。
这个“五员”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有的在山区家远交通不便、有的父母高龄卧床、有的孩子小没人看管,有的因从事疫情工作在小区或村里被“关注”,有的时而还面临着杂音“你是党员吗”“你是街道干部吗”“不就是个编外人员吗”“挣那么点钱干多大的活”,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没有被“排外”,而且是一线冲锋的中坚力量,疫情防控的行家里手,精兵强将。
凌晨2点,最困最累的时候,零下12度,大雪飞扬,万籁俱寂,隐隐约约,影影绰绰,2名“雪人”居民端着热腾腾姜糖水来到检测口,他们感到自己心潮澎湃,困意全无,热血沸腾,斗志昂扬,如诗如画般的现实,鼓舞着他们继续前行……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