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密云:宋占勋:耄耋老人“书写”精彩夕阳红

来源:密云区文明办

时间:2020-05-28

  “密云城阙烟尘清,千家万户空气明。碧水蓝天无污染,宜居就来密云城。”这首诗是赞美家乡密云的;

  “天使踏征程,冒险逆行,救死扶伤扬大爱;白衣驱病毒,挺身面对,冲锋陷阵建新功。”这首楹联是写给白衣战士的;

  “升华心智找缺点,沉着冷静别走偏;诚实和谐要自谦,道德二字做指南……”这首打油诗是讲做人道理的……

  在巨各庄镇前焦家坞村宋占勋的家里,84岁的宋老如数家珍,饶有兴致地向笔者展示着自己这些年来的诗歌创作和学习感悟。他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宋占勋家中陈旧的书柜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老人一摞摞的笔记本。信手拈来翻看,每一页字迹工工整整、清新脱俗,内容上有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人生哲理名言警句、健康养生百科知识等;文体上散文、诗歌、楹联、剪报、读书心得、人生感悟应有尽有。这些读书笔记既有宋占勋的摘录,也有他自己多年来潜心的创作。

  宋占勋老人曾是巨各庄中学的一名教师,自1999年退休以来,他学习不断、笔耕不辍,凭着对学习、对文学的挚爱,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笔一划地写满了87个笔记本,字数近七百万字。宋占勋介绍,他写进笔记本的内容全是“正能量”,基本都离不开“人生、事业、健康”这六个字,小小的书房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三味书屋”。时常会有本村或邻村的村民慕名来拜访,向他讨教人生哲理。宋占勋更成了十里八乡“学到老、活到老”的代名词,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时间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的宋占勋正在巨各庄中学主教数学和生物,但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听到、看到经典的词汇文章、振奋人心的励志文字,他总会视如珍宝地把它记录下来,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学习积累和记笔记的习惯,多少年未曾间断。退休后业余时间多了起来,凭着对家乡和文学的一腔热忱,他主动牵头《宋家家史》和《宋家家谱》的编著工作。前焦家坞村是巨各庄镇人口最多的村,常住人口有1200户2300余人,宋氏村民约占50%以上。宋占勋告诉笔者,一个村的家史是这个村重要的历史文化,是这个村的根和魂。为了写好《家史》和《家谱》,他广泛收集资料,细心查阅文献,无论写人记事均史出有据、持之有故。那段时间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本来以为退休了能好好休息一下,但他从来不闲着,查资料、写文章、记笔记,晚上还经常熬夜看书,劝他也不管用,他这么喜欢,愿写就写吧。”谈起宋占勋对写作的痴迷,家人既心疼又无奈。

  退休后的宋占勋,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学习是他唯一的主题,也是让他感到最幸福的事。在他的床头、枕边、茶几上,都放着笔记本,每当听到看到好词好句、名言警句以及他感兴趣的内容,他都会如获至宝,及时地记录下来,反复学习、加深记忆、铭记于心。

  “一物不知,深以为耻”。多年来,宋占勋学习的热情从未间断,长期孜孜不倦地学习积累沉淀,丰富了他的学识,拓宽了他的思想,更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的目标是写够100个笔记本,现在岁数大了,也感觉时间有点不够用了,所以我更得抓紧学啊!”学习,俨然已融入了宋占勋老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一种习惯。

  “我要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记录本的首页,有着30多年党龄的宋占勋写下铮铮誓言。他所在的新生居委会有党员50余人,年龄普遍偏大。党员在学习教育之初对政策理论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作为党小组组长,宋占勋积极发挥个人特长,在自己学深悟透的同时还提炼出知识要点,编辑整理成诗歌发给支部党员,大家读起来朗朗上口,加深了农村党员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宋老师博览群书、出口成章,肚子里的墨水真不少!”提起宋占勋,党员们无不拍手称赞。

  除了看书学习记笔记,宋占勋每天还坚持健步走,别看年纪大,身体却是倍儿棒,眼睛炯炯有神,说起话来铿锵有力,走起路来健步如飞,骑上单车灵活无比。闲暇之余,他还喜欢修花种菜,或是辅导小孙女的作业,和家人一起尽享天伦。

  爱学习、善思考,爱锻炼、好心态,已进耄耋之年的宋老,书写着最为精彩的晚年。学习无止境,贵在志不休。“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在宋老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值得年轻人学习。

(责任编辑:刘思雨)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