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宣传教育

密云区:五音大鼓唱响文明乡风主旋律

来源:密云区文明办

时间:2020-06-12

 

 

  “琴弦拨动声声悦耳,鼓板一敲娓娓道来......论古今讲黑白.....她劝人学好别学坏......厚德诚信正气来”。打琴清脆悦耳,瓦琴柔和细腻、三弦圆润饱满、四胡婉转悠扬,鼓板高亢激越,密云区蔡家洼五音大鼓演奏队伍唱响《表情怀》(杜来撰写)。这是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五音大鼓团队改编的新曲目之一。

  五音大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曲种。主要流传于北京密云区。密云蔡家洼村的五音大鼓是现存唯一的演唱组合完整、伴奏乐器齐全的五音大鼓,是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形态。2006年,密云区蔡家洼五音大鼓被评成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蔡家洼五音大鼓的表演形式为:一人双手分别持鼓楗和简板(竹木板或金属板)击打节说唱,另有四人分别操三弦、四胡、打琴(扬琴)和瓦琴进行伴奏。

  说唱五音大鼓的黄清军、李茂生、陈振江、齐春同、贾云明、齐春立六位老人均龄将近七十。“齐春立是最新加入的,以防我们这些老人由于个人原因不能表演了队伍还能保持完整。”今年73岁的“五音大鼓”主唱和负责人黄清军说。

  在消息传播闭塞,教育仍不普及的农耕时代,鼓书表演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还是传播知识,实行教化的重要途径。

  五音大鼓的唱词和书目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蟠桃会》《韩湘子讨封》《五女兴唐传》向人们诉说了神话、传说和历史知识。《报母恩》《木盆计》《鞭打芦花》向人传递了敬老爱幼,积极行善的价值观。而鼓词《说西厢》《水漫金山》《武家坡剜菜》又向人展现了千古传颂的忠贞爱情。书目中蕴含的优秀历史文化唱响了文明乡风主旋律。

  现代社会中,说书艺人这个职业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千百年来他们对于百姓的教化功不可没。如今,一些说书艺人与时俱进,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抹靓丽风景。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蔡家洼五音大鼓团队分别在山东、北京城区、延庆、昌平、密云等地先后演出超过30场次。演出中涉及文明乡风和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场次有20余场次。团队创作了《举国欢庆十九大》《五音大鼓唱两会》《辉煌70年》《我们的好校园》《老来福》《花样梦想》等新曲目。

  每年五音大鼓团队都会在法治公园,滨河公园等地表演,无论是传统的曲目还是新创的乐曲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如果我们长时间不去,人家还会问我们什么时候来表演”黄清军笑着说,“特别是公园里退休的老年人很喜欢听这个,还有的下了班的年轻人,也会过来听演奏,我就会跟他们说,你们要是愿意学,你们就是传承人。”

  巨各庄东白岩小学的五音大鼓社团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学习五音大鼓的学生社团。从四年前开始,每周五的下午黄清军他们都要去巨各庄东白岩小学,教授小学生五音大鼓的技艺。“学生是从三年级到六年级。他们现在差不多能够自己演唱。我们带着这些学生在北京大剧院,文化馆,孟大鹏音乐室都表演过。头一批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小学毕业了,等到演出的时候还会邀请他们回来。”

  说唱的鼓书内容教育民众文明向善,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乡风,淳朴民风。密云区文化馆馆长宋韵鑫表示,五音大鼓常年在蔡家洼玫瑰情园景区进行演出,文化与旅游相融合,促进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发展。

  在凝聚人心方面,十九大以后五音大鼓团队创作了很多宣传党的政策的新曲目。“把党的优惠政策逐条地宣传下去,教育大家要听党的话,跟党走。”黄清军说,“就拿《战疫情》来说,最后两句‘只要我们听党的话,战胜疫情就不算事’”。

  “鼓曲声声传四海,乡音乡情紧相挨;星火燎原多豪迈,深深扎根百姓舞台。”黄清军唱道。

  (责任编辑:赵佳瑞)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