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0-06-17继续实施校园相对封闭管理、继续加强师生员工及家庭成员健康监测……今日,北京市教委发布7条校园“新规”。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按照现在北京市整体的防控要求和疫情的发展形势,必须严格落实学校内部的各项防控措施。7条“新规”分别是——
继续实施校园相对封闭管理
严格校园出入管理,师生员工进校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学生在校期间以班级为单位实现闭环管理,校园设置"1米线",保持社交距离,错峰错时安排课间休息、就餐、如厕、户外活动等,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密切接触人员可追溯。
继续加强师生员工及家庭成员健康监测
坚持“晨午晚检”“日报告”“零报告”等制度,坚持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报告制度。
特别建议家有考生的家庭,在中高考前的关键时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外出活动,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尽量保持学校和家庭之间两点一线。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
在校园内包括上课期间都要全程佩戴口罩,室外活动、体育锻炼时,在不聚集且保持社交距离的前提下,可以不戴口罩。
校门值守、保洁、食堂员工等人员等必须佩戴口罩。
继续严格落实手卫生措施
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或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均应洗手。
加强办公场所、教学场所等清洁消毒
除特殊天气情况外,教室和办公室应保持全天开窗通风。公共设施需要每日消毒,主要是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人们共用的设备。
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增加对门把手、课桌椅、讲台、楼梯扶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
进一步加强食堂卫生管理
保持食堂环境卫生整洁,对餐桌、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和地面每日定期消毒并记录。
做好食品留样,专人管理,严格执行消毒时间、程序,制定就餐、消毒等管理台账。
实行学生错峰就餐,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空气消毒,并通风换气,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 1 米距离,应遵循分时、错峰、单向就餐的原则,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避免交谈。
就餐人员要做好餐余垃圾的清理、分类和投放。
进一步强化食堂工作人员管理
对食堂工作人员建立健康监测制度,每日晨、午、晚测量食堂全体人员体温并做好登记。
严格按照食品操作规范操作,工作全程佩戴口罩,穿戴工作服、帽和手套,保持个人卫生和工作服帽的整洁干净。
餐前便后、接触垃圾后认真洗手。
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厨房,接货人戴口罩、手套并保持一定距离在食堂外验收。
上班禁止扎堆聊天,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下班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等。
新闻链接
6月14日晚,北京市教委发布消息:已经返校复课学生可自愿选择居家学习,初高三年级考前14天结束学校生活。
市教委表示,从返校复课之后,一直坚持的一条原则就是学生可以根据家庭的条件和家长的安排,选择不返校复课继续居家学习。
家长和学校沟通之后,孩子可以在家继续通过在线的方式完成本学期的学业,也要求各学校不同年级返校复课之后,在线的学习和教育资源不中断,学校要做好针对性的学业辅导和心理关怀。
各区坚持疫情防控为主,初高三毕业年级在中高考前14天结束学校生活,进行居家复习。这样安排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确保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安全。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