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延庆区创城办
时间:2020-06-23儒林街道永安社区始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北京延庆区有名的老旧小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占比大,楼房设施老化,没有物业,是典型的“老大难”社区。为解决居民日益增长的社会生活需要,儒林街道永安社区党委秉承孝德文化理念,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创新“四老”服务,在“老杨树”下设立社区议事站,开办“老乡亲”公益集市,成立“老东街”商业联合党支部,树立“微管家”老党员志愿先锋队,向前一步为居民服务。今年社区党委因地制宜创新了专项代管物业服务新模式,让社区各种难题迎刃而解。
“老杨树”社区议事站
听民意办实事
“老杨树”社区议事站搭建了社区干部与居民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向前一步服务居民,倾听居民呼声解决居民问题。在老杨树下,永安社区的各项为老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先后商议并解决了小区小棚改造、路面硬化、小区路灯、老旧小区改造等多项为民的实事工程。
“老乡亲”便民服务集市
百姓身边的志愿服务
2019年3月,老杨树下开起了“老乡亲”便民服务集市,这是永安社区党委根据儒林街道提出的“1+4+N”社区服务模式,推出的又一项便民服务措施。“1”为1名帮扶弱势群体人员;“4”为在职党员、社区工作人员、社会服务机构、志愿服务队4类小组成员;“N”为无职党员、妇女代表、团员青年、老干部等其他小组成员和驻区单位、社会组织、非公企业等社会力量。通过足不出户呼叫服务、上门服务的方式,形成多名志愿者服务于一位弱势对象的服务模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疫情期间,“老乡亲”志愿服务大集并未打烊,通过楼栋微信群开启了“线上点单,线下服务”的开集新模式。志愿者们为社区老人剪发、修脚,为社区居民磨刀。
以往的每月21日,“老乡亲”便民服务集市上,辖区非公企业、各类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队、在职党员等能人巧匠聚集在一起,针对居民日常需求的专业理发、修脚、家电维修、义诊、政策咨询等提供一应俱全的免费服务。
为提高服务的精准度,社区党委还专门制作了便民联系卡片,为行动不便甚至瘫痪在床的老人提供个性化的“菜单式”志愿服务。如今,家门口的集市受益人群累计达到1000余人次,上门服务300余次;参与邻里守望、代买代购等服务的志愿者40余人,参与提供服务的非公企业、辖区商户4家。
老东街商业联合党支部
让流动党员有了“家”
老东街商业联合党支部一经成立,便受到了商户们的点赞和支持。不仅有效解决了商圈内党员和党组织的教育管理等问题,更让商户们有了“主心骨”,找到了归属感。随着党员学习、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大家的心气儿日益凝聚,非公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也日益显现。商业联合党支部成立后,所有商户党员佩戴党徽上岗,亮身份、做表率、带头冲锋,拉响了老东街环境整治的攻坚战。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商户党员严守门前三包阵地,清洁消毒,做好疫情防控,钉子兵加强日常巡逻,社区党委制作“老东街”楼宇公示牌,联合执法人员检查商户消防安全工作,通过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老东街的商户凝聚到一起,共同维护良好的东街营商环境。
“微管家”老党员志愿先锋队
应急服务解民忧
永安社区是老旧小区,没有物业,但是这里活跃着一支“微管家”老党员志愿先锋队,平均年龄70岁,自2016年成立以来,在社区物业管理领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日常巡逻,发现小问题自己解决,发现大问题找居委会解决。队长郭书文是维修能手,带领“微管家”发现并参与解决社区跑冒滴漏等居民应急维修等大小生活难题不计其数。
年初,永安社区党委引进专项代管物业,打造了“微管家”派单“代管物业”的物业管理新模式,先后解决了7号楼暖气管道泄漏问题和4号楼井盖破损隐患,老旧小区“老大难”问题也迎刃而解。
下一步,永安社区党委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作用。以“老杨树”社区议事站为依托,“老乡亲”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持续精准“补短板”,全面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让精细化融入社区服务的各个环节,有效解决老旧小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不断完善“四老服务”模式,提升辖区居民和商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永安社区孝德文化像老杨树一样枝繁叶茂,代代传承。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