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0-07-0399年光阴荏苒,99年沧桑巨变。当年承载着民族希望,在风雨中摇曳的小红船,到今天已经变成承载着坚实中国梦的豪华巨轮。99年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无数无私奉献的普通人。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们就是中国共产党员。
怕麻烦却总给自己找“麻烦”
钱正行是宣东社区4号楼的居民,1989年入党,是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一直坚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把自己的余热奉献给社区,服务于居民。
不想给社区添麻烦
钱正行的女儿定居在加拿大,很长时间都没有回过家了。今年过年本来想着带着孩子们和丈夫回家探望父母,但是却遭到了父亲的拒绝。钱正行说:“现在正属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你回来带着孩子不方便。另外,现在社区工作者已经很忙了,你回来登记、隔离,还得给社区增添不少的麻烦,别回来了,等过去这一阵,再说吧!”
钱正行(右一)站岗执勤
虽然拒绝了女儿,但是钱正行心里也不是滋味儿。“她刚刚生完二胎,我和老伴儿都只是在视频里见过,还没有见过小外孙呢!女儿也好久都没有回来了,怎么能不想呢。但是那会疫情形势严峻,是真的不想让他们再给社区增添负担了,以后会相聚的。”钱正行说道。
总想给自己找“麻烦”
钱正行的爱人身体不好,免疫力低下,长期服药,需长期贴身照顾,虽是如此,钱正行仍然积极参加党员活动和社区各项活动。
宣东社区是老旧小区,人口流动比较大,为了做好社区防疫工作,力争确保疫情防控无盲区、无死角。钱正行动员其他楼门长、志愿者,一起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的工作中来,一同坚守在第一线。疫情防控期间,钱正行连续好几天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入户、走访,向居民讲解防疫知识和注意事项。还积极为楼内、外地返京人员做思想工作,争取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冬天天气十分寒冷,66岁的钱正行在寒风凛冽中,积极进行防疫知识的宣传,还经常爬楼梯进行疫情隐患排查,确保社区一方平安。他说:“三十一年前的今天,我入的党。现在虽然退休了,但是作为一名党员,我理所应当站出来!我们现在岁数大了,可能很多事情做起来不再那么得心应手了,如今新一代青年党员是党的中坚力量,希望大家都能快速成长起来,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肩负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
入党 是我最幸福的一件事儿
张凤岭是琉璃厂西街社区党委委员,今年是71岁的他入党的第三十个年头了。他可是社区的“大红人”,参加志愿服务,组织居民打太极……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总是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每日执勤 “数十天如一日”
“您好,请您出示一下您的出入证。”自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张凤岭就积极加入到了防疫队伍中,每天中午12:00-13:00,他都会准时在胡同口站岗执勤。吃完午饭,张凤岭就会赶到胡同口,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守好“外防输入”的最后一道关口。冬天的时候天气非常冷,虽然站岗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是“数天如一日”的坚守对于71岁高龄的张凤岭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作为一名党员,在大事关头就应该挺身而出。虽然我年龄大了,但身子骨还硬朗,这也不是什么特别耗费体力的事儿,我能做好,也一定会做好!”张凤岭说道。夏日炎炎,不同于冬天的寒风刺骨,但相同的是,张凤岭仍然在胡同口执勤的坚持和奉献。“能为居民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儿!”张凤岭笑道。
“线下”转“线上” 我们一起强身健体
除了参加志愿活动,张凤岭还组建了社区的太极拳队和气功队。每周都会安排两次两小时左右的活动,带领大家强身健体。
“我学习太极拳已经有十多年了,当初是跟着老师一起学、一起玩。后来学会了,感觉这是一项非常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大家空闲时间里练练太极拳,既能丰富生活,又能锻炼身体。”张凤岭说。正好社区也有意成立这么一支文体队伍,社区工作人员和张凤岭一商量,太极拳队和气功队就这样组建起来了。
张凤岭(一排左二)带领队员参加活动
除了平时组织活动之外,张凤岭还带领大家代表椿树街道参加了西城区“白银杯”太极拳比赛,取得了集体一等奖的好成绩。张凤岭自豪道:“这和大家共同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现在由于疫情的影响,太极拳队和气功队每周的活动都“下线了”,但是张凤岭“线上云授课”上线了。“我看到一些练得好的视频都会发到群里教给大家练习,我们也常常在微信上交流一下各自学习的心得。希望大家在疫情不能出门的日子里,在家也能加强锻炼,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张凤岭说道。
他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最幸福的一件事情。无论何时何地,祖国和人民需要我,我都会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虽然我能做的事情不多,但是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为奉献 成为“忘年搭档”
她今年71岁,党龄34年,她29岁,党龄8年;她是椿树园社区居民志愿者,她是一名博士研究生;她们共同居住在椿树园小区,她是社区常住居民,她是社区租户……此前多年,她们没有任何交集,但今年,她们成了并肩的战士,成了忘年交的黄金搭档。
第一时间 成为党员志愿者
作为社区治安巡逻队成员,范领弟在疫情爆发后的第一时间,就向社区请命想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后来,她终于成为社区首批疫情防控志愿者,此后,无论严寒酷暑,她都会如约出现在自己的岗位。除了站岗值守,范领弟还承包了她居住的4号楼的消杀工作,4号楼一共18层,每层12户,腿脚不太好的她,每次都坚持爬楼梯逐层消杀,不放过每一个角落,每次都得用9000毫升的消毒液。
郭楠是一名博士研究生,在椿树园社区租房居住,1月31日返京后,她当晚第一件事就是赶到小区门口询问是否需要志愿者,因为问错了人,她没能第一时间成功加入志愿者队伍。但她时刻关注着这件事,后来,社区发放出入证,她直接问了社工是否需要志愿者,这一次,郭楠终于成功加入了抗疫队伍。
郭楠和范领弟
郭楠、范领弟有了共同的身份——抗疫志愿者。她们俩被安排在了同一班岗,经过短期配合,相互间很是欣赏。
她们说:“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小郭楠很尽职尽责,每次都提前到岗,平时小姑娘很温柔,但值班过程中是个‘只认证不认人’的人。希望年轻党员们都能像郭楠一样,认真负责,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说话间,范领弟对郭楠大加赞赏。
“范阿姨已经70多岁,在疫情面前还能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作为90后的新时代青年,我更责无旁贷。我们年轻的党员要不断向老党员们学习,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作为年轻人,郭楠经历了值守中严寒与酷暑的考验,对已经70多岁仍坚持在岗的范领弟也很是钦佩。
致敬老党员,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奉献,为祖国和人民默默付出。展望新征程,愿新一代新青年传承精神,为新时代建设再增助力。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