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先进典型

房山法院燕山人民法庭张栓:矢志不渝 韶华不负

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2-04-27

  春雨润物,万物生,三位新任法官在春天里启程,怀揣希望、肩负使命,向着朝阳和梦想扬帆起航。

  心之所向,是万千世界,星尘大海;梦之所向,必将风雨兼程,无畏千山万水;行之所,是秉持公平正义,践行为民初心。

  新任法官分享任职初体验,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变”与“不变”的成长故事。

  今天的分享人,是房山法院燕山人民法庭新任员额法官,张栓。

  转眼间,独立办案一个月有余,回首这一个月的经历,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从法官助理到法官,不仅仅是身份、工作和责任的转变,带来了思维和视野的转变。随着审判阅历的积累,改变和成长还会更多。

  “固执”的认知悄然改变,思维的转变。

  担任法官助理时,对于证据是否采纳问题,我经常与法官进行讨论。即使在将要成为法官之前,我也对某些案件中证据采纳与否的尺度把握心存疑惑。因为那时我站在法官助理的角度,对民事证明标准中“高度盖然性”的理解和把握尚不全面。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这个“固执”的认知慢慢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似乎悄然发生,担任法官后,我跳出了之前的逻辑思维,不再机械地拼组事实,而是纵观全局把握事实后,再逐一审查证据充足与否,一些看似无法采纳的证据放大视角后就有了采纳的空间,对证据标准研究的更深入、认知的也更全面。这种转变让我站得更高、看得更清晰也更从容自如。

  享受思维碰撞的愉悦感,讨论的可爱之处。

  案件审判于我最大的魅力是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思维碰撞的愉悦感。劳动争议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领域,所以这一个月我乐此不疲地发现认知漏洞、不断学习修补并尝试与前辈们探讨。他们都很专业、很热情,即使我这个新兵的观点有些不周甚至幼稚,但思维碰撞依然激烈。在讨论之中各种利益的诉求认识更加全面,探求的解决之路更加明朗,收获了1+N的知识量。

  不可或缺的每一个人,团队的力量。

  刚到燕山人民法庭速裁前端的第一周,除了开庭外,我主要的时间都“被迫”用来听团队成员和我商量工作进展。三天下来,听得我云烟雾绕,但那也让我第一次对团队概念有了更深的认知。我深刻认识到,我是要运作一个团队来一起审理案子。我的团队是一位人民调解员、两位书记员和一位法官助理,他们每一个人都各有所长,且于我而言不可或缺。审判团队的高效运转之道,我还没有入门,不过懵懵懂地感觉到有点像我看的战斗片,每个人在共同目标下坚守分工、努力拼搏。共同目标之于我们是需求的集合点,之外的需求客观存在,相互知晓、尊重并成就,视为一体且珍惜陪伴。

  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在成为新征程起点,前程虽未必坦途,但对司法事业的坚定和忠诚,足以踏平荆棘,为民笃实,持守正义,人民群众的肯定和笑容是航向标,也终是心安处。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