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织女
七夕拜织女是汉族的岁时风俗汉族民间传说中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
女性认为,除了天生的相貌之外,还要具备某些技艺,如厨艺、针线技艺、装饰家居的技艺、化妆之艺等。她们认为织女具备这种种技艺。所以,在七月初七时,祭祀织女,向织女析福。祈求巧艺,求妈关满姻统,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七夕赛巧是具有汉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习俗。旧时,通过比拼制作传统手工艺品,赛出巧女。如今,七夕赛巧以其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精妙的手工技艺,寄托了人们祈求生活美满、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七夕赛巧
拜月老
月老在中国民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主管婚姻的红喜种,也就是媒神。在冥冥之中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以定姻缘。
七夕
(唐) 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鹊桥仙
(宋) 秦观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