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满三周年,这三年北京都有了哪些变化?从数据上看,“礼让行人”地面标志增加了,交通事故数量下降了;垃圾量下降了,市民对垃圾分类满意度高了……点击图片,一组数据带你了解北京文明建设这三年的升↑与降↓
今年6月1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满三周年。这三年来,能感到身边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自觉践行文明规范,不文明行为则逐步在减少,《条例》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Your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01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起点: 从一份人大代表的建...
文明行为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城市特色。今年《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满三周年。走进餐馆,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上路行驶,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不少北京市民发现,发生在自己身上可感可见的文明行为自觉正在悄然提高。今年4月,最新测评显示,2022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达...
由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共建首善,文明有我”首都青少年演讲辩论主题活动,已于5月中旬拉开帷幕,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学校开展。数十所首都高校与中小学青少年共同投入到如何践行文明条例的探讨与交锋之中。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通过“落实北京垃圾...
90.06分!2021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公布。与上年相比,提高1.73分,首次突破90分台阶,并保持“十六连升”。首都文明办近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驾车礼让、垃圾分类公共行为明显改善,但乱堆乱放、乱停乱摆、乱扔乱倒不文明现象发生率较高。 此次调查历时6个月,收回有效问卷10044份。总体结...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33490号-1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