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北京好人现象巡礼 > 经验展 > 评选好人
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接受网络投票
来源:北京日报时间:2013-04-28

  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30名正式候选人4月28日起开始公示,同时开始接受公众通过网络实名投票。

  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由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民政局、市工商局联合组织开展。自2013年4月3日启动以来,社会各界热情参与,各区县、各系统高度重视。经过层层推荐、认真筛选,共向全市活动组委会报送了247名人选。

  全市活动组委会主办单位与受邀参加的道德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共同组成评选委员会,投票产生了30名正式候选人。

  主办方现将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30名正式候选人照片和简要事迹在北京日报及千龙网(http://www.qianlong.com)、首都文明网(https://www.bjwmb.gov.cn)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接受群众网络实名投票(投票规则详见上述网站网络投票平台)。市民也可扫描第四届首都道德模范评选二维码,直接登录网络投票平台。公示和投票时间为2013年4月28日至5月7日。

  公示期间,市民群众对候选人情况如有质疑,请向全市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实名反映。办公时间9时至18时。电话:82968970、82968966。

  助人为乐

  叶如陵事迹简介

  叶如陵,男,1940年7月出生,朝阳区香河园街道西坝河西里社区居民。叶如陵志愿援助西藏医疗卫生事业31年,退休后,谢绝高薪聘请,回到社区甘当党员志愿者。他继续发挥职业专长,义务开展应急救助培训,公布家庭电话,组建“叶如陵团队工作室”,经常深入空巢家庭走访,每周五在居委会设服务站,为社区居民特别是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开展健康指导,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叶如陵曾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和“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于文静事迹简介

  于文静,女,1978年3月出生,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警务保障处装备管理科科长。1988年开始,于文静年过古稀的姥姥陆续收养了多名被遗弃的女婴,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她亲眼目睹姥姥的爱心善举,时刻牢记姥姥“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的教导。当她考上军校后,总是力所能及帮姥姥分担生活的重担,悄悄攒下自己的津贴,给孤儿妹妹们买衣服、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2003年,姥姥去世,于文静毅然承担起照顾4名孤儿妹妹的重担,一直供她们完成学业,并把她们从山东老家接到北京共同生活。于文静曾荣获通州区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并入选“中国好人榜”。

  王凤进事迹简介

  王凤进,女,1958年5月出生,北京银山出租车公司司机。二十多年的开出租经历,倾注了王凤进全部热情和爱心,为方便与外国友人交流,她坚持自学了6门外语。她建议公司成立了“首都的士雷锋车队”,并担任队长。近年来,免费接送的老年人和肢体残疾乘客就达到240多人次。她还自制了“爱心油桶”,每次接送完一位乘客就放进1元钱,装满后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她先后捐赠出“爱心油桶”18个,平均每个“爱心油桶”有善款700元。王凤进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志愿者、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宋薛宣事迹简介

  宋薛宣,男,1957年11月出生,北京市大兴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宋薛宣在部队服役时就是学雷锋标兵,复员后创建了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一干就是25年。服务队有33人,并有10个学雷锋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志愿者队伍达数千人。他曾率队员赴北京市残疾人训练基地为残奥会运动员及演员义务理发;地铁大兴线施工期间,坚持每月赴工地为地铁工人义务服务;每逢节日,服务队就进社区、街头、部队、敬老院等场所义务服务,服务对象累计82万人次。宋薛宣曾先后荣获北京卫戍区学雷锋标兵、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杨玉仙事迹简介

  杨玉仙,女,1934年7月出生,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退休职工。杨玉仙倾尽毕生积蓄先后捐建两所希望学校,17个兵工爱心书屋,累计捐赠图书3万余册,捐款80余万元。先后14次远赴四川,7次北上内蒙古,看望希望学校师生,为学校添置教学设备。在研究所工作的30多年里,她几乎没购置过新衣服,家里更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每次到学校探望师生,往返奔波从来都是乘坐火车硬座,自带干粮方便面,舍不得到饭店吃一顿饭。她和老伴商量后决定“给子孙不留遗产,留精神”。杨玉仙曾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马志敏事迹简介

  马志敏,女,1954年3月出生,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退休干部。1994年,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被遗弃在法院,马志敏主动收养这个孩子。那时,马志敏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条件本就不好,给孩子买奶粉几乎花光了她一个月的工资。但是现实的困难没有让她有过一丝动摇,马志敏用母爱的温暖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2011年,孩子光荣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马志敏曾先后荣获“北京榜样”、“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等荣誉称号。

  见义勇为

  高铁成事迹简介  

  高铁成,男,1988年3月出生,解放军66284部队88分队班长。2007年入伍以来,高铁成参加重大任务10余次,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在阅兵训练期间被批准火线入党。2012年5月18日晚,他探亲结束准备归队,候车时在哈尔滨火车站对面的餐厅吃饭,餐厅厨房突发煤气爆燃。他不顾生命危险,三次冲进火海排险救人。自己被严重烧伤后,仍坚持要求先救助受伤群众。高铁成曾先后荣获“时代楷模”、“北京榜样”、全军学习成才标兵、“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贾树庆事迹简介

  贾树庆,男,1975年8月出生,北京市实业金海物业管理中心海特站保安分队队长。贾树庆1999年6月参加保安工作,2007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十多年来,该同志始终不忘党的教育,艰苦奋斗,不顾个人安危,下井救人;以社区安危为己任,勇擒犯罪嫌疑人,协助民警抓获犯罪嫌疑人60余名,被社区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区平安保护神”。贾树庆曾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首都劳动奖章、文明北京新市民等荣誉称号。

  刘刚事迹简介

  刘刚,男,1986年12月出生,北京市房山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服务中心职工。2012年“7·21”特大暴雨当晚,刘刚同志奋不顾身,在积水最深的京港澳高速公路南岗洼地段成功组织营救被困人员170多人。被困人员获救后,刘刚同志没有顾得上自家也受到暴雨灾害的危情,继续在现场协助专业救援队伍参与后续救援工作,直到7月23日晚上才离开现场,48个小时没有休息。刘刚曾先后荣获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首都治安志愿者标兵、“北京榜样”、“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等荣誉称号。

  刘东文事迹简介

  刘东文,男,1968年8月出生,北京市顺义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安全员。2011年2月6日,顺义区建新南区某楼102室家中起火,正巧路过的刘东文不顾个人安危,三次进入火场,成功营救出当时两个独自在家的孩子,一个8岁女童和一个4岁男童,并一个人扑灭了那场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火灾,保护了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给失火的家庭带来新生、希望和未来。刘东文曾先后荣获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顺义区道德模范、顺义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贺爱忠事迹简介

  贺爱忠,男,1977年9月出生,延庆县延庆镇赵庄村党支部书记。2012年5月19日,贺爱忠开车途经佛峪口水库时,看到路边有人呼救。他赶紧停车,发现一名落水者漂浮在水上已失去了知觉。面对库深50米、水温只有10余摄氏度的佛峪口水库,贺爱忠没有畏惧,立即下水救人。他抱住落水者就往岸边游,却因岸边地势过于陡峭无法上岸,便用身体将落水者举到岸上,自己则站在水中,经过40分钟的救援,公安、急救车赶到现场,成功将落水者送入县医院。贺爱忠曾荣获延庆县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蒋梦媛、刘雪、孙怡事迹简介

  蒋梦媛,女,1992年5月出生,北京城市学院学生;刘雪,女,1992年5月出生,北京城市学院学生;孙怡,女,1992年3月出生,北京城市学院学生。2012年12月3日上午10点半,年过八旬的田姓老奶奶蹬三轮车路过广安门桥下时,被拐弯的公交车剐蹭,摔倒在马路上,当即血流满地,情况十分危急。这时蒋梦媛、孙怡、刘雪3名女大学生路过桥下,看到倒地的老奶奶,立刻抢上前去救助,协助公交司机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往广安门中医院抢救,并凑得975元钱先行交纳了费用。当老奶奶85岁的哥哥赶到后,3名大学生考虑到他行动不方便,就主动留下来,继续陪同老奶奶,为她交费、取药、搀扶她去打针、照片子,还不断安慰两位老人。

  诚实守信

  杨德兵事迹简介 

  杨德兵,男,1971年7月出生,北京晶湖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12月,杨德兵开始创业,成立了北京晶湖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以诚信为灵魂,以专业为基础、以实惠为中心、以好吃为根本的经营理念;每天售卖来自世界各地的180多种鲜活海鲜,坚持实行“海鲜售卖反复控水、现场称重、当面宰杀”的诚信流程;决不卖死海鲜、不以假充真、不以次充好。他热心社会公益,帮助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积极参加社区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向社会捐款达100多万元。杨德兵曾入选2012年“中国好人榜”。

  于滨事迹简介

  于滨,男,1963年10月出生,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会长。2007年至今,于滨发起了中关村牵手新农村活动,建设两村工程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2009年,发起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希望工程,帮助了660名贫困大学生就业;组织中关村企业家作为志愿者走进北京理工大学,分享创业经历,传播创新文化;组织中关村软件行业百强企业发起《可信中关村公约》,通过信用教育、允诺、盟约及行业红黑名单四个机制共治行业诚信,有上千家企业、950名员工加盟了可信公约;创建中关村梦想学院,通过体验训练改变学员心态和信念,内化诚信和付出信念,变成诚实守信的付出者。于滨曾先后荣获北京市十佳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首都“城乡携手迎奥运共建文明京郊行”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入选2012年“中国好人榜”。

  马换荣事迹简介

  马换荣,女,1968年8月出生,北京长升居食品有限公司经理。马换荣以生产放心、特色食品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工艺和技术,不断学习和研究,逐渐向生产营养、健康、有机食品转变,从小小的蛋糕房到今天的“长升居”,用智慧和理念创出自己的品牌。她坚信,只有自己做出特色,才能长久不衰;只有遵纪守法,企业才能兴旺发达,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赢得更多消费者,让百姓吃得放心、安心、开心是她一如既往的追求和不懈努力的目标。马换荣曾荣获北京市“巾帼创业明星”荣誉称号。

  薛连贵事迹简介

  薛连贵,男,1956年6月出生,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丸剂车间副主任。薛连贵三十几年如一日在中药“丸剂”生产岗位上,践行着百年同仁堂“两个必不敢”的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成为全系统学习的榜样。由他主持研制的六味地黄丸(浓缩丸)、杞菊地黄丸(浓缩丸)、冠心苏合丸等10余项技术革新,实现了传统丸剂手工泛制法向机制法的转化,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他主持的“高血压速降丸黏合剂江米糊替代白砂糖”及“六味地黄丸包衣工艺革新”等课题,成功解决了高血糖人群的服药及传统水蜜丸的储存及远途运输问题。2009年享受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贴。

  朱利君事迹简介

  朱利君,男,1981年4月出生,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紫竹院公园游船队青年班班长。朱利君1999年在紫竹院公园工作以来,敬业好学,从一名游船服务人员成长为奋战在一线服务岗位的领头标兵。他自学完成多项学业,取得高、低压电工证书,精通岗位技术。多年来义务加班781个工作日,连续五年无服务举报和安全事故。他热情为游客服务,打捞游客失落物品80余次,捡还失主相机、手机、钱包等物品百余次,成为游客信赖的服务标兵。朱利君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北京市五四奖章、“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马小兰事迹简介

  马小兰,女,1970年7月出生,北京博源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小兰是一名下岗女工,依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表现,成功挖得了第一桶金。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际,库存造成积压,一夜之间,资产缩水600万元。马小兰依然按时打账款,坚守诚信,博得了供应商的信任;2012年“7·21”特大暴雨中,博源公司在原材料、机器设备遭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况下,一边自救一边恢复生产,保障了客户的供货时间,并取得了客户“诚信供应商”的称号。马小兰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几年来累计捐款200万元。马小兰曾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巾帼创业明星”、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等荣誉称号。

  敬业奉献

  赵海事迹简介 

  赵海,男,1967年8月出生,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法官。2007年成为西城法院专职社区巡回法官以来,他坚持“在百姓中间,离群众最近”的职业定位,入社区千家户,管群众身边事,解百姓心中结,创造了优秀业绩,被辖区群众称为“贴心法官”。6年来,累计巡回2000多次,指导调解民事纠纷万余件,开展示范调解千余件,出具司法确认书100多件,开展法律宣传600多次,接待群众法律咨询近万人次。他巡回的7个街道,150多个社区,万余名居民,民事案件起诉率下降了21%。2005年至今,赵海坚持每天晚上6点半准时到奶奶家,为90多岁的奶奶安排吃药、按摩穴位、洗脸洗脚。赵海曾先后荣获北京市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妇联普法工作优秀法律工作者、“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等荣誉称号。

  朱良玉事迹简介

  朱良玉,男,1971年12月出生,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海淀分公司经理助理。朱良玉参加保安工作20年来,时刻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为己任,苦练打扒技能,带领队员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600余名,扑灭火灾1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多年来,他将家乡万余名青年介绍到北京做安保工作,被地方誉为“编外劳动局长”,带的队伍由原来100多人,发展为目前1000余人。他从微薄的工资中先后拿出7万余元,资助失学儿童和教育事业。他还发表了100多篇累计10万余字调研文章。朱良玉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首都道德模范提名奖、首都五一劳动奖章、文明北京新市民等荣誉称号。

  王自殿事迹简介

  王自殿,男,1958年8月出生,门头沟区邮政局王平村支局大台邮政所高级投递员。自1996年成为邮递员以来,王自殿独自一人负责2000多住户、20多个单位、1万余人共计45万多件的报刊邮件投递工作,投递区域80%是山区,无一差错。面对荣誉,他说:“我没啥轰轰烈烈的大事,就是把我能干的、该干的干好。”王自殿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贾立群事迹简介

  贾立群,男,1953年11月出生,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基础党支部书记。为了提高业务能力,贾立群经常白天收集疑难杂病病例,分析超声工作原理,总结超声工作中的细节和技巧;晚上学习国际前沿理论知识,印证自己实际工作中的判断和体会。为了提高对疑难病症的诊断效果,他刻苦钻研、反复试验,发现了小器官探头的优势;为了减轻冰凉的耦合剂对孩子皮肤的刺激,他总是先用手心将耦合剂焐热后才给孩子抹上。腹部B超需要空腹进行,为了让孩子减少挨饿的痛苦,他养成了长期不吃午饭的习惯;为了谢绝家长的红包,他让护士把自己的衣兜缝上,成了一名“缝兜大夫”。贾立群曾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首都道德模范提名奖、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张惠领事迹简介

  张惠领,男,1962年7月出生,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双榆树派出所便衣探组探长。张惠领患有严重的哮喘、高血压和糖尿病,但他却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奋战在打击违法犯罪的最前沿。从事便衣打扒工作10年来,他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打击街头犯罪工作法”,不仅成为分局一线民警培训教材,而且作为典型经验推广全市。他步行近3个长征的距离,亲手抓获作拘留以上处理的各类违法嫌疑人约2400人(拎包扒窃侵财类嫌疑人占75%以上)。以他为原型的电影《神探亨特张》于2012年7月上映,并获得第四十九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剪辑、最佳摄影三项大奖。张惠领曾先后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爱民实践先进个人、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并入选“中国好人榜”。

  陈颖事迹简介

  陈颖,女,1977年11月出生,北京市射击运动技术学校校长助理兼运动员。她从事射击运动,不怕困难、刻苦训练、顽强拼搏,荣获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冠军和全国冠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25米运动手枪冠军后,她没有选择功成身退,而是顽强克服了多年积累下的腰椎、颈椎伤病,舍小家、为大家,在剖腹产仅一个月后,毅然返回训练场,代表北京参加了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并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陈颖曾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孝老爱亲

  商雨佳事迹简介  

  商雨佳,女,1987年5月出生,北京中化金茂物管中心员工。商雨佳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孩,但她的生活是沉重而坎坷的。母亲是肢体残疾,长期卧床,父亲又患有智力残疾。从小商雨佳便担当起家庭的重任,但在她7岁时候得知他们并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现实的打击并没让她感到困惑,而是用实际行动更加孝顺父母。2002年父亲因直肠癌去世,13岁的她一人照顾不能自理的母亲和年迈有病的奶奶直到现在。商雨佳曾荣获北京市“孝星”称号。

  樊蒙事迹简介

  樊蒙,男,1986年8月出生,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街道延静里社区居民。53岁的母亲寇敏君幼年时因小儿麻痹落下残疾,只能靠拐杖蹒跚迈步。“很想去西双版纳看看。”只因残疾母亲的一句话,2012年,26岁的樊蒙便推着轮椅上的母亲,开始了3个月的旅程,途经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最终到达西双版纳,一步一步走完了漫长路程。一路历尽艰辛,也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4000公里,100天,他用双脚成就了母子俩的亲情之旅。现在,樊蒙没有停下脚步,推着母亲依然在路上。樊蒙曾先后荣获“中国网事·感动2012”年度网络人物、2012年度“感动朝阳”十大新闻人物。

  陈来云事迹简介

  陈来云,女,1959年11月出生,门头沟区斋堂镇白虎头村村民。1985年,陈来云的丈夫曹玉斌在工地严重受伤,住院半年后,被确诊为脊柱严重受损,腰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终生只能躺在床上。那一年陈来云只有26岁。然而她依旧不离不弃,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丈夫。27个年头过去了,她没让丈夫长过褥疮,没有让丈夫的床榻有过异味,没有让丈夫穿过不洁的衣物。这个看似柔弱的女人,用自己的毅力,品格,坚韧,用善良无私的爱托起了整个家庭。陈来云曾荣获门头沟区十大好人荣誉称号,并入选“中国好人榜”。

  葛丽事迹简介

  葛丽,女,1983年2月出生,怀柔区杨宋镇南年丰村村民。2006年,葛丽的妈妈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为了救治母亲,葛丽毅然决定为母捐肾。2007年9月13日在北京友谊医院,葛丽成功将肾脏移植给母亲。目前,母女俩恢复良好,母亲已能做些简单的家务,视力也已基本恢复正常。葛丽曾先后荣获首都道德模范提名奖、北京市“孝星”、“怀柔十大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并入选“中国好人榜”。

  宋丽平事迹简介

  宋丽平,女,1975年9月出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教师。选择了婚姻,同时也选择了奉献。宋丽平十多年来始终照顾这个特殊群体的大家庭,对他们不离不弃。1995年结婚后,宋丽平便和公婆、小叔子及外甥一大家子人挤在一间租来的58平方米的房子里。公公得了脑血栓后,她更是精心照顾。为公公输液、给婆婆量血压,逢年过节精心为他们挑选衣服,送礼物;像哄孩子似的哄着弱智的小叔子吃饭、睡觉。大姑姐被患上了精神分裂的丈夫砍伤后,将大姑姐接回自己家住下。宋丽平曾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北京市“孝星”等荣誉称号。

  李芳芳事迹简介

  李芳芳,女,1961年10月出生,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干部。李芳芳是独生女,7年前离异,她独自带着儿子承担着双重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困境。她父亲患老年痴呆近10年,在其精心照料下,病情得以延缓;她母亲患肺心病8年,一次次在她的尽心陪护下转危为安。每周六她一大早赶往医院探望母亲,还要定时为老母亲理发、擦拭身体。每周日既要安排保姆休息,还要采购生活用品。她处处体谅保姆,遇有排泄物,她总是抢着清洗。李芳芳曾先后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北京市“孝星”等荣誉称号。

   点击进入投票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