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5日,由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委教育工委、团市委、市文联联合组织开展的全国道德模范首都高校巡讲活动在我校三教报告厅举行。全国道德模范王万仁同志,首都文明办、北京曲艺家协会演职人员,校长助理王建稳,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李云驰,校团委书记隋俊宇,各学院团总支书记及全校近500名同学共同出席讲演会,聆听了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报告会由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李云驰主持。
会前校长助理王建稳致辞。他首先代表全校对道德模范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他指出,我校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此次与全国道德模范直接面对面接触,聆听模范的心声,感受高尚道德,我校师生获得了全面了解、深入学习全国道德模范的良好机会。他强调,希望以此次讲演会为契机将这一工作深入下去,形成全校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随后的巡讲活动由北京曲协副主席崔琦和首钢艺术团青年演员耿谊主持,在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中,王万仁老师首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得。1965年,王万仁从北京师范学院毕业后自愿来到了偏远的怀柔山区任教。在工作中,他经常翻山越岭到学生家中走访,看到有的人家家徒四壁,供孩子读书相当艰难,就省下自己的口粮和微薄的工资,接济了许多贫困学生。1978年,王万仁调入原怀柔师范学校(现红螺寺中学)工作,在教学一线坚持严谨治学,培养教育良材。他的高尚师德和情操,影响了一批批青少年。从他班里走出的学生,不但学习成绩高出一筹,而且综合素质普遍较高。40余年来,王万仁先后将积攒的51多万元全部捐献给教育事业,而自己在生活上却极尽简朴,至今仍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学校职工宿舍。王万仁为人师表,精心教学,把全部的精力和感情倾注给了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山区孩子。
道德模范宣讲结束后,我校大学生代表为王万仁献花,艺术学院王美洋同学代表在场同学发表了即席感言。随后,来自首都曲艺界的青年演员登台献技,以曲艺的形式生动讲述起一个个先进事迹。《边疆白求恩》讲述了扎根在新疆艰苦地区的周宪良为当地百姓送医下乡的故事;诗朗诵《不谢的冬梅》讲述的是学生付冬梅见义勇为,为挽救他人牺牲自己宝贵生命的故事;《抠门的大方人》讲述了丰台区第十三军休所军休干部陈荣超退休后不忘报效社会,先后捐资60余万元,建起2所希望小学、3个希望图书馆、资助6名贫困生的动人事迹;京韵大鼓《风雨同窗情》讲述了雒梦言8年风雨无阻背同学上学的真实故事;《谁是弱者》讲述的是残疾人士刘子元勇救落水儿童的壮丽故事。
“弘扬北京精神,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道德模范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座丰碑。本次巡讲会鼓励广大学生广泛传播先进事迹,弘扬崇高精神,并自觉转化成自身道德建设的共同财富和形成良好文明风尚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