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北京好人现象巡礼 > 经验展 > 宣传好人 > 微传播
2012年北京道德模范第一期微博培训班举行
来源:首都文明办时间:2012-11-08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首都文明办主任陈冬在北京道德模范第一期微博培训班座谈会上讲话

  为进一步发挥微博的传播优势,展示道德模范文明风采,传播道德正能量,发动和吸纳更多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加入到“北京道德模范微博群”行列,11月6——7日,首都文明办举办了北京道德模范第一期微博培训班。来自各区县、各系统的全国和首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入选“中国好人榜”人员、文明北京新市民和劳动模范等各类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人物30余人参加了第一期培训。主办单位邀请了市网管办、市网络安全总队、市委党校专家学者分别就微博基础知识、基本操作使用方法、微博时代的舆论引导、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写好微博等内容进行授课讲解和实际操作,全体学员还就如何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发挥微博传播优势,传播道德正能量的思路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全国道德模范周宪梁发言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宋丽平发言

首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朱良玉发言

首都道德模范李华萍发言

首都道德模范车大为发言

文明北京新市民宋薛礼发言

  北京道德模范微博群于2012年4月份在新浪微博正式开通,目前已吸纳北京市的第一、二、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和第一、二、三届首都道德模范34名参加。截至10月底,共发布微博2198条;北京道德模范微博群粉丝总量达到865418人。道德模范踊跃参加,使微博群成为展示道德模范精神风采的有效平台。道德模范高镇同、李桓英、谢亮、司堃范、陈荣超、孙茂芳、黄俊英8位70岁以上的老人,也都欣然加入,并通过他们的微博助理积极书写道德故事,孙茂芳的微博量达到千余条,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杨丽英文化水平不高、每天还要服侍瘫痪在床的丈夫,但她总会抽空写写微博,用自己爱亲的经历传播人间真情。黄俊英不会使用电脑,就请儿女教她用手机发微博。道德模范们积极参与社会热线话题讨论,为净化社会舆论环境、引领社会文明风尚起到积极作用。微博群先后开设了“续写雷锋日记”、“我心目中的时代楷模”、“绿色出行,文明交通”、“我的孝老敬老故事”等讨论话题,道德模范积极参与讨论,书写感想,与网友互动,有9人参加了“我的孝老敬老故事”微博征集活动,其中宋丽平、李华萍的博文被《北京晚报》刊载。道德模范厉莉、孙茂芳、濮存昕做客新浪微博《微访谈》活动,与广大微友坦诚互动,共同分享他们做好人当模范的经历和感受。据新浪网提供数据,此次微访谈网友共提出690个问题,3位道德模范在1小时微访谈中共回答45个问题,页面点击量在500万左右。道德模范们增强与网友们的沟通与互动,厉莉、董明、刘正琛三位道德模范年纪较小,与网民互动沟通能力较强,他们的微博聚焦文明,内容适合年轻人特点,突出道德风尚内涵,微博量名列前茅,也得到众多粉丝的拥趸。孙茂芳等道德模范还与外省市郭明义等道德模范,通过微博群形成有效沟通与互动。目前,北京道德模范微博群官方网粉丝数量不断增加,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首都文明办通过举办这次培训,一是要在道德模范中进一步普及微博知识,掌握微博操作使用方法,提高微博编写水平;二是要让道德模范进一步认识自身在传播精神文明中的优势地位和独特作用,吸纳更多的道德模范加入“微博群”,让道德之人讲道德,让文明市民讲文明,让中国好人讲好人,并不断扩大“北京道德模范微博群”规模,形成微博正能量传播大军,引领社会风尚;三是要学习微博传播规律,研究“北京道德模范微博群”运行模式,打造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