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北京精神 > 北京好人

刘爱玲:“小巷总理”情洒社区

来源:首都文明办时间:2011-10-26

  刘爱玲,女,现年46岁,中共党员。2001年随军调到怀柔工作,2002年起在北京怀柔区龙山街道从事社区工作,现任龙湖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在此期间获得北京市优秀居委会主任、北京市绿化先进个人、怀柔区优秀党支部书记等称号。几年来,她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党赋予社区工作者的光荣任务,为社区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发挥“领头羊”作用,锻造金牌服务团队 

  几年来,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区发展,刘爱玲率先垂范,每天坚持看一份报纸、听一次新闻、读一篇文章、写一篇民情日记,并制定了办公学习制和每日集体诵读传统典故等学习制度,采取了轮流组织、典型授课、集体讨论的方式,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胜任力,更打造了一支学习型、战斗型的队伍。

  此外,刘爱玲坚持居民服务“六上门”,即喜事上门祝贺、丧事上门吊唁、纠纷上门调解、生病上门看望、困难上门帮助、节日上门慰问。还积极协调党支部和业委会,号召广大居民成立了环境维护队、爱绿护绿队、便民服务队、治安巡逻队、文艺宣传队、传统教育讲师团等6支队伍,人数达到270余人,常年在社区为居民开展扶困助贫、环境整治等便民活动,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使志愿者成为社区服务的主力军,营造了“人人享有志愿服务、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社区氛围,形成了功能完善、廉洁高效的金牌服务体系。

  勇做“出头鸟”,社区管理创奇招

  人都说“抢打出头鸟”,好出风头的人常常会被打击打压,而刘爱玲却说,“我就是要做‘出头鸟’,干工作不能畏首畏尾停滞不前,时代在发展,工作方式也要创新,出奇招险招才能打开新的出路,失败了大不了我爬起来再继续。”

  刘爱玲所在的社区大多数为自然形成的小区,脏、乱、散,居委会管理难,居民反应大。刘爱玲说,既然居委会管不了,就让居民自己管。经过与班子成员的不懈努力,龙湖社区形成了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以业委会为桥梁的符合本社区实情的社区自治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成立了龙湖花园小区业主委员会,而这也是北京市第一个将维修基金从政府账户挪出单开设账户的规范业主委员会。几年来,在刘爱玲的支持引导下,花园小区业委会求援引进资金85万元,自筹资金8万元,为业主们新建了小区电子大门、对院内4000平方米绿地全面翻新、对27个单元门安装了电子防盗门、安装了16个电子监控探头和组件监控室……截止到20103月,5个自然小区全部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居民“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为推进居民自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排头兵”作风,舍家为民排民忧

  2006年,西园小街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因很多居民不了解情况,阻挠施工而被迫停止,刘爱玲不忍看到一个好的工程项目半途而废,亲自带领居委会的7个工作人员,利用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先后走访了134户居民家做思想工作,利用双休日把市政领导请到现场,和大多数居民对话。她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终于制定了双方都满意的解决策略,保证了这项怀柔城区道路改造重点工程的实施,也为居民出行提供了方便。

  刘爱玲到任以来,没有一天休息日。大年初一花园小区2号楼居委会活动室地下管道发生淤堵,污水四溢,臭气熏天,刘爱玲得知后赶到现场,二话没说,挽起裤腿,一桶一桶把污水淘净,事后把她熏得几天都不想吃东西,但她没有一句怨言。

  记得在“非典”那年,所有居民都紧闭在家不敢出门,刘爱玲却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楼道消毒的工作中。为了不影响社区居民白天的正常进出,刘爱玲每天下班后给家人做好了饭菜,自己随便吃几口就丢下家中的老人孩子,骑半个小时的自行车回到社区,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背着消毒药筒挨个楼门串着消毒,让居民们可以安心的在小区里活动。丈夫十分担心原本心脏就不太好的她因为疲劳过度而引发旧病,曾一再的劝阻,而刘爱玲却说:“身为社区居委会的书记主任、身为共产党员,我是咱社区居民的主心骨,我必须为大家做好服务,撑过这段最困难的时期。”最终,丈夫被刘爱玲的坚持感动了,随身带着她的急救药陪她一起消毒。就是这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一个楼门、一个楼门地串,她和丈夫两个人踏遍了社区的每个角落,他们成为“非典”时期社区里最美的风景。而当“非典”的特殊时期刚刚过去,刘爱玲却因为疲劳过度住进了医院。

  “干工作真有韧劲,什么都要身先士卒,这舍小家为大家的劲头真是人民的好公仆!”社区居民崔德利总是忍不住地夸赞起刘爱玲。

  领导甘当排头兵,严于律己人称颂。

  班子团结风气正,爱岗敬业苦为荣。

  遇到困难不后退,综合治理不放松。

  情系于民办实事,党群携手情更浓。

  这是龙湖社区居民江占魁为刘爱玲书记作的一首打油诗,简单的几行字,描绘了刘爱玲那埋头实干、亲力亲为的工作景象,赞誉了她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作风,更道出了她那不服输、不畏难的带头冲锋的拼搏精神,就是这样一个女干部,成为了居民心目中的“小巷总理”。

(责任编辑:李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