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8-02-23当代 胡小石
胡小石楷书竖幅临《刘碑寺造像》。用笔凝涩苍劲,点画瘦硬老辣,结体沉稳老练,如铜浇铁铸,有撼山之力。临写墓志,着意工稳,没有一味刻意模拟刀刻之形态,却能突出行笔迅疾之意,凝涩中有流动的气韵。
胡小石(1888-1962),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国学大师,兼为文字学家、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
释文:夫妙静虚凝,圣踪难寻。惔怕无相,非有心能知。虽形言幽绝,诞迹三千。慈悲内发,欲济危拔。苦演十二晓,群情喻三车。运诸子。甲申人日。光炜。
元 赵孟頫
赵孟頫行书手札。信手随意,流露出作者的性情意趣和功力修养。书卷中真、草间出,映带匀美,较之正规书作,字形多抑扬、奇正之态,温雅清朗,笔意婉转停匀,展现出书家一圆二润三熟的独特风格。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系子孙。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绘画上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书法自创“赵体”,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释文: 人日立春。
今年人日与春并,人得春来喜气迎。
宫柳风微金缕重,御沟冰泮玉鳞生。
阴消已觉余寒歇,阳长争看晓日明。
霜鬓(彩)繙浑不称,强题新句慰羁情。
孟頫录寄。
当代 来楚生
印面为肖形猪,用刀爽利,栩栩如生,极为生动。边款为甲骨文,自然流利,驾轻就熟。
来楚生(1903-1975),原名稷,号然犀。当代诗、书、画、印四绝的著名艺术家。尤以篆刻独步当代,绘画清新朴茂、笔墨简练、格调隽逸,书法拙中寓巧,以草书和隶篆世所称道。
边款释文:三十八年。岁在乙丑初月人日。楚作。
现今说到“人日”,一般人可能不太知道,也很少关注。人日又称人节、人庆节、人胜日、人口日、人七日等,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这一天。
传说女娲初创世,按顺序依次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于第七天造出了人,八日为谷。故而在古代,确定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也就是说,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
汉朝已经开始有人日习俗,成为春节这一系列中重要节日之一。每逢人日,都有戴“人胜”的习惯。“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太平御览》卷三十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难能可贵的是,先贤已将“人民安”视作“人日”的核心思想。汉东方朔《占书》中就有“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的说法,既从祈佑平安吉祥的愿望出发,也从国家稳定的现实大局出发,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先进的。“人日”之所以被淡化,甚至被遗忘,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此处不深究。
虽然这个节日现在看起来并不起眼,不像二十四节气,像元宵、中秋,更不用说过年这般盛大,全民都关注且特别投入。但至少,从为数不多书法篆刻作品的落款中读到“人日”这两个字时,可以唤起一种文化的记忆。(雯明)
(责任编辑:桑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