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服务 > 文明网校 > 网上课堂

书法的“三个”境界

来源:京郊日报

时间:2018-07-19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深入国人的骨髓,古人把写得一笔好字,当作一个人的门面来看待。便有了 “临池学墨”“人各有体”等刻苦学字的佳话和典故,便有了“二王”、“颜柳”、“宋四家”等等的称谓。

  字如何写得好?关键看书写者驾驭笔、墨、纸的能力,这就像开车,司机的最高境界是“人车合一”,车已成为驾驶者身体的一部分,像自己的胳膊、手指那样随心所欲,和“天人合一”的人生所追求的境界是一样的。

  书写者刻苦练字一方面练的是驾驭笔、墨、纸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练习对字结构的把握,怎么写才好看,才符合大众的审美观?这是写字的初级阶段,描红呀、临摹呀,都属于这个阶段。把这二者都练熟了,这就是“技”,这个“技”就是技术,然后再练习把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这就是“章法”的练习。这一切都掌握了,也就进入了书法的第二个境界,“像”的阶段。这个阶段脱离了描红和临摹,但写出来的字是“死”的,没有呼吸,没有生命力,这个境界可称之为匠人境界。拿起笔来写谁像谁,这个匠人境界没有创造性,完全是模仿,属于山寨阶段。用现在时髦的词来说是“制造”而非“智造”阶段。

  这我们也就理解了历史上有些大奸大恶之人,写出来的字很好看,但人品极差,字与人不符的现象,其实这些人的书法就处于第二阶段,他写的字“不是他的字”。

  书法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第三阶段“字如其人”阶段,这时的书写者可以称之为书法家了,他所写的字,已达到“人字合一”的境界,每个字都注入了作者的“精神”,“字”是活的,属于作者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书法家写一篇作品汗湿衣衫,力透纸背了。因为它注入了作者的精、气、神,是极消耗体力的,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传世书法作品的天价了,因为他的整篇字是有生命力的。

  达到这个境界,书法家的风格也就出来了,也就是个性。就像我们人一样,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张三就是张三,李四就是李四,有明显的标志。写书法有了个性,等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别人一看就是某某的作品。而这种风格和个性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自然形成的,这是人品、修为在“书法”上的体现,也就是“字如其人”的境界了。

  我们看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他一生为人刚直,又明察秋毫,一身正气,凡是以国家为重,敢于直言,以76岁高龄为国赴死(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所以体现在他的书法作品上,他的“楷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是他个人精神的写照。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这种风格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人面有美丑,书法有高低。不是所有有个性的字,有生命力的作者都成为大家和大师,这与他们的人品和修养有关,中国人历来是注重品德修养的,“宋四家”中的“蔡”按艺术水准来说应该是蔡京,但他是个大奸臣,人品不好,所以就换成蔡骧了,蔡京和蔡骧的字都有生命力,都达到了最高境界了,但谁上谁不上的时候,就看人品了。

  所以我们写书练字,练得不仅仅是技法,而是品德修为。(孙明舜)

原文链接:http://jjrb.bjd.com.cn/html/2018-07/16/content_265306.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