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服务 > 文明网校 > 网上课堂

宁波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

来源:京郊日报

时间:2018-08-06

南国书城天一阁正门

南塘老街

宁波老外滩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东有舟山群岛,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南临三门湾,宁波是一座有着7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崇文崇教、读书藏书历来是宁波人的精神追求,这里有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亚洲现存最古老的图书馆、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的天一阁,“书藏古今”形象概括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宁波自古以来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港之一,宁波港把宁波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600多个港口紧紧相连,港通天下成了宁波名副其实的写照。

  港通天下老外滩

  说起外滩,人们首当其冲想到上海外滩,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外滩当数坐落在宁波三江口北岸江北区的老外滩,“港通天下”之“港”指的就是宁波外滩,这里也是进入古城的重要门户,自唐宋起就是繁华港口之一,这里曾与日本、南洋等国保持商贸来往,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这里被开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逐渐发展为半殖民地,成了中国最早的“租界”之一,史称“外滩”,比上海外滩还早20年。走在老外滩上,随处可以看到当年历史的痕迹:外国领事馆、天主教堂、银行、轮船码头沿江边一字排开;既有巡捕房、侵华日军水上司令部、江北耶稣圣教堂、邮政局、通商银行等具有浓郁西欧风格的多国建筑;亦不乏“宏昌源号”、“严氏山庄”、“朱宅”等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是宁波的商业中心,接受西方新兴事物和思潮,吃穿住行娱乐各方面浸润了西方色彩,吃西餐、西式糕点、看西洋电影、去夜总会成为时尚,外滩就像是一扇窗,打开它,老百姓就看到了世界。

  南国书城天一阁

  “书藏古今”指的是宁波天一阁,正如苏州的虎丘、北京的故宫、杭州的西湖、安徽的黄山,来宁波,不得不去天一阁。最早听说天一阁,是上中学时,读余秋雨先生散文集《文化苦旅》里有一篇《风雨天一阁》,讲的是一个家族,十几代人,四百多年间,就为保护一楼藏书。天一阁坐落在宁波市区月河之西,我在“天一阁”公交站下,七兜八绕好一阵,终于在一片民居建筑群落里找到大门入口,匾额上书“南国书城”四个字。跨入正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书生模样的铜像,他手持书卷,目光执着坚毅地望着远方,他就是天一阁的始建者范钦,官居明朝兵部右侍郎,他身居显位不思量如何削尖脑袋往上钻,却沉湎于各处搜集、购买各种书籍,他走南涉北,大笔大笔银子购置书籍,渐渐地,当官的主业旁落成副业,然藏书的副业却转正为主业,索性这位不爱当官爱图书的范大人辞官归隐,择地建宅,在宅内专门造了一座藏书楼,考虑到书最怕火,水能克火,于是,他取《易经》“天一生水”,给藏书楼命名“天一阁”, 书楼上下两层,俨然“天一地六”的格局,还布置了一系列周密的防火措施,宝书楼前,蓄一泓碧水名曰“天一池”,池子底下有暗沟与外面的月河相通,保证池水终年不竭,万一失火,可就近汲水救火。出藏书楼,绕到后花园,是一个地道江南风味的古典园林,有山、有水、有亭、有榭……

  范钦活到了八十岁。人生苦短,病榻前,他把大儿子、二儿媳叫到跟前,将全部家财分为两份:一份是万两白银,另一份是一屋藏书,万两白银即可享用,而那一楼不当吃不当喝的图书,却要徒费人力、财力、精力去保养。大儿子范大冲毫不犹豫继承了藏书,同时也意味着他和他的后代接过了一副任重道远的沉担,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族规是严苛的,比如“代不分书,书不出阁”,有一位叫钱绣芸的姑娘,对天一阁的藏书仰慕已久,她为了一饱眼福天一阁的藏书,竟然要求姑丈(当时的宁波知府)做媒,嫁入范家,可当钱姑娘进入范府,却听到了一个令人吐血的规定“女子不得上楼”。钱绣芸终其一生也未能一睹群书,可以想象,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她徘徊于宝书楼前的身影和无可奈何的凄叹。

  天一阁的主人,从范钦到范大冲……子子孙孙,就这样波澜不惊地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朝廷编写《四库全书》,范钦八世孙进贡的珍稀古籍为全国进呈之最,天子龙心大悦,除了赏赐,还仿照天一阁在京都建造南北七阁,天一阁从此名满天下。

  树大招风,在后来的战乱岁月,天一阁历经鸦片战争,日寇侵华……损失惨重,高墙森院、个人、家族的力量在乱世动荡中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如今,太平之世,用国家的力量重新修缮、整建了天一阁,将楼内藏书妥善安置。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曾屡屡出现焚书坑儒、文字狱的毁书,范侍郎购书、藏书、护书,决非附庸风雅,都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然范氏一楼藏书的恩惠将泽及百世、千世、万世……因为,那一座古老的藏书楼,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更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象征。

  麻将风靡全世界

  除了天一阁,麻将也是宁波的标识,天一阁东南角的麻将馆更值得一看,门口对联:“人情冷暖风马牛,世事沉浮中发白。”麻将是一种流行游戏,不仅在华人圈里热门,在日、美、英等国也颇受欢迎,却鲜有人知麻将鼻祖是宁波人陈鱼门,陈鱼门精熟纸牌,改纸牌为一百三十六张一副的麻将牌。麻将中蕴含的宁波方言和航海文化保留着港口商埠特色。改造后的麻将为上流社会、商界人士、航运者所热衷。加之宁波港口的先天优势,麻将盛行大江南北,乃至传播到其他省份和国外。陈鱼门与英国驻宁波领事夏福礼经常在一起打麻将。“平和堂”匾额下正中坐着麻将始祖陈鱼门,两旁一个西洋人、一个东洋人,典型的“三缺一”牌局。空缺的位置被游人争着去坐,更多游客摸一下陈鱼门的手指以沾沾手气,天长日久,老陈的手指已被摸得金光灿灿。麻将有象牙麻将、玉石麻将;还有英国麻将、日本麻将等;其中一套“一百零八将”成了镇馆之宝。

  宁波风味在南塘

  南塘老街位于宁波古城南门外,这里曾盛极一时,号称“南门三市”,为宁波八大历史街区之一。走进老街,看到一溜青砖黛瓦、齐齐整整的老房子,木质雕花门窗体现了江南“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 的建筑特色,呼吸着老宁波的气息,这里的传统美食也令人目不暇接:宁波汤团、土猪包子、南塘油赞子、南塘豆酥糖、烤生蚝、余姚黄鱼面,宁海前童香干、镇海十六格馄饨、慈溪年糕、奉化芋艿球、象山油煎海鲜……最有名的南塘油赞子店门口风雨无阻的排着长龙,炸得金黄酥脆的油赞子,咬一口“咯吱咯吱”响,很多老宁波人每天下班后都要来买一份带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汤果跟汤团类似,圆圆的团子,只是汤果小一些,里面没有馅,宁波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宁波人冬至必吃汤果;十六格馄饨铺店面不大,每天一到吃饭的点人满为患,做馄饨的大叔手脚麻利,翻台也快,不用等太久。馄饨汤底是酱油汤,加少许豆皮和葱,丰富口感。虾肉小笼包混合了虾肉、猪肉馅儿,皮不是很薄,味道相当鲜美,有汤汁,南塘老街在老宁波眼中并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街,更代表了一种记忆。(申功晶)

原文链接:http://jjrb.bjd.com.cn/html/2018-08/03/content_269769.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