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19-01-09爱丽丝·罗斯福小姐一行乘火车从天津前往北京。
罗斯福小姐坐着轿子经西华门去西苑。
美国访华代表团在“满洲里”号上的合影,前排正中席地而坐的是罗斯福小姐,第二排正中身型魁梧者为代表团团长塔夫脱,船到中国后他直接去了广州、上海,并没有来北京。
来访的美国代表团抵达西苑仪鸾殿二门。
仪鸾殿内部。
爱丽丝·罗斯福在“满洲里”号远洋轮上。
罗斯福小姐一行进城时看到的内城东南角楼。内城东南角楼在庚子之乱中被联军炮火击中,直到五年后修复工程才刚开始。
1905年7月8日,一艘名为“满洲里”号的远洋轮从美国旧金山港口出发,驶向大洋彼岸的远东。船上载着一支由83名代表组成的庞大美国代表团。代表团领队是时任美国战争部长(相当于国防部长),后来成为美国第27任总统的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团员包括35名美国国会议员、7名美国参议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其中最特殊的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女儿——爱丽丝·罗斯福。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日本、菲律宾和中国。
7月25日,“满洲里”号抵达日本,团长塔夫脱作为调停人成功说服日本与战败的俄国通过和平谈判结束日俄战争。随后,代表团前往菲律宾和中国进行访问。
19世纪后半期,美国西部开发,大量华工进入美国。随着美国经济进入周期性衰退,大量美国人失业,他们将矛头指向了勤勉的华人。随后美国国会推出一系列苛刻的排华法案,如不准新的华工进入美国;居留在美国的华工一旦离开美国,就不能再返回等。这些限制和歧视的法案更加激化了矛盾,最终在1905年引发了中国抵制美货的运动。
当美国代表团从香港进入广州后,代表团一分为二,一路由团长塔夫脱带队到广州和上海与当地官员就解除抵制美国货进行磋商。另一路则由罗斯福总统的私人代表爱丽丝小姐带队北上前往北京。
罗斯福小姐一行在天津大沽口上岸,受到大清国新军仪仗队的隆重欢迎。第二天,即9月12日,一行人从天津坐火车来到帝都北京。当火车驶入北京城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内城东南角楼,这座角楼庚子之乱中被联军的炮火击中,直到五年后修复工程才刚开始,原来的创伤经清理反而显得更大。
慈禧太后对远道而来的贵宾格外关照,爱丽丝小姐受到了“公主”般的接待。到达北京的第一天,爱丽丝小姐便参观了天坛,下午坐着特意给她准备的四人轿子到达颐和园,并住在宫殿中。爱丽丝小姐的日记写道:
中国的宫殿就像其他所有的中国房子一样,在庭院四周建造了一组单层高大的厅堂,而每个厅堂又分成三个独立房间。我自己住一个独立的厅堂,我的卧室在厅堂的侧间里,装修的天花板使得卧房显得比中央房间小且低得多。晚宴是在庭院里进行的,各种中西食物交替不断,我只吃了我喜欢的中国菜,特别是鲨鱼翅,是用玫瑰酒把它冲洗过的,而玫瑰酒味道非常棒,类似清酒或非常顺滑的利口酒,且酒劲非常强……
当我说话的时候感觉到其他人的面孔在我面前摇动,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很远,却非常清楚。我开始想笑,作为总统女儿的我,在皇太后的夏宫过夜,却完全不确定是否能够准确地把握自己……刚刚在吃晚饭之前,我还厌恶的那个硬得就像是一段原木的中式枕头,现在一点儿也没有感到不舒服。我倒在床上,一动不动直到第二天早上七点才醒来。我从来没有感觉到如此之好。
第二天上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颐和园仁寿殿一同接见了爱丽丝小姐一行和美国公使柔克义。会见时慈禧太后的精干、敏锐和威严,以及光绪皇帝的呆滞都给爱丽丝小姐留下深刻印象。会见中负责翻译的是在美国担任过中国公使的伍廷芳,令爱丽丝小姐吃惊的是,接见开始没多久,在慈禧太后的小声呵斥下,伍大人竟然吓得跪倒在地。此后,他跪在所有美国客人之中,继续翻译,并且只有在对美国人讲话时才能抬起头。
会见结束后,爱丽丝小姐一行与光绪皇帝的后妃及中国公主们一起午餐,餐后又游览了颐和园。慈禧太后不但加入她们一行,还赏赐给她们贵重的礼物,并表达了对美国的高度尊重和对罗斯福总统的问候。愉快而丰富的一天过去了,在后面的几天里慈禧太后更是破例安排代表团参观了紫禁城和西苑,使得今天我们可以通过美国人的镜头看到当年西苑仪鸾殿等处的样子。
短暂的访问结束后,9月18日爱丽丝小姐一行返回天津,她还与总督袁世凯及夫人会面共进晚餐。
三年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双双宾天。又过了三年,实施新政的大清王朝也寿终正寝了。
而长寿的爱丽丝小姐一直活到1980年,那时的中国已经改革开放了。(图文由北平心提供)
原文链接:http://bjrb.bjd.com.cn/html/2019-01/08/content_571676.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