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9-03-25史家胡同精美宅院比比皆是。蒋晨明 摄
在教育界,史家胡同小学很出名。同样,研究胡同文化,史家胡同也足够有地位。
从西头儿进入史家胡同,立刻有叹为观止之感。西面紧挨的三个大宅门都挂有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这在一个胡同里是不多见的。西头儿的51号是章士钊故居。章士钊1949年举家迁至北京后,先是寄住在东四八条,后在周总理的安排下解决了此处住房。 东行的话,更会感觉此胡同之与众不同。因为两侧挂有“保护院落”的旧宅在胡同里比比皆是,以至于在胡同里游走,会感觉一双眼睛有点忙不过来。毕竟很多建筑都是经典之作,规整的宅门、精致的门楼砖雕、形状各异的古旧门墩,都很吸引人的眼球。胡同里的24号是个重点,这里是第一座胡同博物馆,收藏了很多胡同民间文化,连英国的威廉王子都来参观过。
在前些年探访时,我还关注到胡同东头儿的5号院。这里据说曾是清嘉庆年间朝廷重臣大学士德保的旧宅。这个标准的四合院是个纯正的“老古董”,从旧墙到木檐都是原汁原味。甚至是宅院的路面和台阶,依然完整地铺垫着原始的青石板。历经若干年的风吹雨打后,这些石板和台阶早已凹凸不平。这些物件似乎并不起眼,却忠实地讲述着史家胡同的历史。(蒋晨明)
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9-03/21/content_11873467.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