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服务 > 文明网校 > 网上课堂

丰富胡同 老舍先生旧居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9-04-25

丰富胡同19号老舍故居。蒋晨明 摄

  丰富胡同是个老胡同了,清代曾称“风筝胡同”,后改称丰盛胡同。因与西城的丰盛胡同重名,所以才改作“丰富”。丰富胡同本来是默默无闻的,但因老舍先生曾在此居住并改建成了纪念馆,所以这些年才有了些名气。

  老舍先生旧居在胡同的19号,是老舍在1949年由美国归来后居住的。老舍在此住了16年,期间写下了《方珍珠》、《龙须沟》、《茶馆》等几十部话剧和大量曲艺、杂文、诗歌、散文等。从南头儿进入胡同,一搭眼就可以在路西看到这个院子。现在这里已经建起老舍纪念馆。

  纪念馆是一座普通三合院,院中还留着老舍先生亲手栽种的柿树,年年硕果累累。故名“丹柿小院”。纪念馆内陈列了大量有关老舍的图书、照片、手稿及生前遗物等。这所故居的院门极其普通,显然已刷了新漆,但可以看出,这仍然是多年的老木门。因为上面老旧的信箱口仍然保留着日文“邮便新闻差入口”的字样,一下子就把岁月拉回到上世纪初的老旧年代。

  丰富胡同不长,除了老舍旧居,就没有太多像样的大院了。从老舍旧居北行,可通向大草厂胡同。不过也好,十分安静,尤其是在繁华的王府井周边,拥有这样一个静谧的空间,却也十分难得。(蒋晨明)

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9-04/23/content_11879915.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