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服务 > 文明网校 > 网上课堂

胡同与“共享经济”

来源:北京晚报

时间:2019-06-28

铺陈市胡同即景。蒋晨明 摄

  “共享经济”现在很火,但在百年前的胡同里,就有“共享”的概念了。这条胡同叫铺陈市胡同,在天桥北边、珠市口南边。

  清代时这里称穷汉市,说白了就是贫穷的苦力交易的地方。今天的胡同口有胡同历史介绍,大意是讲,这里原有很多经营“铺衬”的店铺,铺衬即破碎、废旧的棉织品,可用于“打袼褙”。清光绪时遂称补拆市或补陈市。民国起就改称铺陈市了。这营生就是与穷人相关的。

  那么,这胡同怎么跟“共享”扯上边了呢?因为当时聚居在这里的穷人多,多是光棍汉,自己没钱,也娶不上媳妇,于是就一大伙儿人一起住一间房,还一起搭伙做饭,叫“锅伙”。

  因为这胡同里“打袼褙”、补拆旧衣服的多,那也就有专门做这行的妇女。这帮光棍汉衣服破了是常有的事,自己又不会针线,于是这些专门做缝缝补补手艺的妇女就会捎带手帮他们缝补拆洗。你看吧,虽然日子艰辛,但还是蛮有人情味的。

  今天的胡同,部分建筑正在改造修缮。有意思的是,2017年,有设计师曾在铺陈市胡同做了一个“共享厨房”的试验项目。不知他的“共享厨房”创作灵感,与历史上这里共享的住宿、伙食、拆洗补丁的历史元素有无关联。(蒋晨明)

原文链接:http://bjwb.bjd.com.cn/html/2019-06/26/content_11891891.htm

(责任编辑:桑爱叶)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